中化国际又一子公司,申请破产重组!
(来源:精化大不同)
业务版图收缩:接连退出锂电子公司
近期,中化国际正在进行一系列业务调整。9月底,公司旗下反渗透(RO)子公司中化(宁波)润沃膜科技有限公司被杜邦公司收购;8月份,公司退出锂电池子公司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邢东(河北)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接管。
10月13日,中化国际再发重要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宁夏锂电破产重整方案的议案》。由于控股子公司宁夏中化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持续亏损,已出现资不抵债且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公司同意其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经过此次调整后,中化国际在锂电池领域仅剩下两家公司:业务属性为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的中化扬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河北中化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锂电:从成立到破产的六年历程
宁夏中化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化国际持有94%的股权,杜柯持股4.2%,中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8%。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资产总额27,781.27万元,负债总额30,107.74万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501.93万元,净利润亏损高达52,494.13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进一步缩减至24,393.57万元,负债总额28,832.64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13.65万元,净利润亏损2,158.12万元。
该公司拥有三元正极材料年产能1万吨,但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为21%,产能严重闲置。目前公司已无持续经营能力,难以清偿到期债务,因此通过破产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力图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恢复生机。
市场环境:三元材料遭遇行业寒冬
宁夏锂电的困境部分源于原计划服务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受影响,这也是中化国际200亿投资失败的连锁反应之一。另一方面,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周期性下行也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受各大车企价格战优化成本影响,三元锂电池市场占比快速下滑,而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三元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合计同比大幅下降49%,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6家企业中有4家出现亏损,行业毛利率持续走低,多数企业毛利率不足10%。
行业龙头容百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50.83亿元,同比下降33.43%;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49.69%,反映出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
未来展望:新兴市场带来新机遇
尽管面临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3%,主要得益于海外采购量提升。欧美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动力电池仍以三元电池为主导,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今年国内车企扩产速度放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在第二季度下降约10%,但5系、8系等三元材料价格却在第一季度出现回暖迹象。不过,商务部近期对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可能对出口业务产生影响。
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场景正在成为三元材料新的增长点。头部企业继续坚守高镍路线,宁德时代近日宣布计划于2026年推出全新的8系高镍三元电池,并率先搭载在部分主流车企的增程式电动车型上,这被视为在三元电池领域重夺优势的重要举措。
行业周期轮动中,宁夏锂电作为拥有一定产能基础的资产,若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节奏,通过破产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