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绿到方大蓝 军魂无言铸担当——方大炭素优秀退伍军人建功立业纪实
曾经,一身迷彩绿,他们肩负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在军营熔炉中淬炼出忠诚、担当与坚韧的钢铁意志。如今,换上“方大蓝”,他们将军魂深深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在平凡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的奉献篇章。
在方大炭素这片热土上,活跃着一群“退伍不褪色”的优秀军人。他们虽身处不同岗位,却以同样的军人本色——冲锋在前、精益求精、高度负责,将生产一线和市场前沿视为新的“战场”,用无声的行动和沉甸甸的业绩,生动诠释着“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的铿锵誓言,铸就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中一道亮丽的“迷彩”风景线。
在广大员工心中,他们是方大炭素最可爱的人。
精细操作:筑起安全“迷彩线”
在方大炭素压型厂二车间厂房上空,一台天车正平稳地吊运着沉重的产品。驾驶室内,陈立军目光如炬,紧握操纵杆,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利落、分毫不差。十年如一日,陈立军在这个离地十几米高的“战场”上,以惊人的“零误差”,创造了安全行车十年无事故的卓越纪录。
10年前,陈立军脱下了珍爱的军装,选择成为方大炭素压型厂的一名天车工。岗位变了,但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从未褪去。“在部队,0.1米的误差都可能影响整个战局;在天车上,0.5毫米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事故!”这是陈立军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对自己最严苛的要求。
严谨细致、令行禁止、高度负责这些在部队锻造的过硬作风,被他无缝融入到了天车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同事就是战友,我深知自己开天车对地面作业同事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成为他十年安全行车的基石。为了追求精准卓越,他苦练技能,不放过任何细节,在他的工作字典里,没有“差不多”的字眼。正是这份执着与苦练,让他迅速成长为车间天车工中的骨干力量,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最放心的天车工”。
陈立军连续两年被评为“压型厂优秀员工”,今年更是荣获集团“优秀退伍军人”称号。面对荣誉,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如初:“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企业就是我的新战场。”
员工心中的主心骨:急难险重冲在前
在方大炭素焙烧厂6车间,提起装出炉工王殿文,同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好军人、好员工,急难险重冲在前!”这位退伍军人,在全公司最艰苦的装出炉岗位上一干就是五年,用“冬天一身灰,夏天一身汗”的坚守,诠释着军人的坚毅与责任。
今年3月,焙烧厂三车间6号环式炉技改项目进入关键的自主拆炉阶段。这项任务堪称“硬骨头”:炉内空间狭窄、温度偏高,涉及高空作业、重型设备吊装,工作强度大、环境复杂、风险高。得知消息,王殿文凭借曾在D号炉拆炉的经验,主动向车间请战:“我有经验,让我上!”
在拆炉现场,王殿文始终冲在队伍最前沿。钻炉底,他第一个下;清炉砖,他挥汗如雨不停歇。初春时节,寒风料峭,但王殿文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反复浸透,留下一圈圈醒目的白色汗渍。
攻坚中,王殿文充分发挥军人的严谨细致作风,结合多年装出炉经验,提出了“分段拆除、错峰吊装”的操作建议。这一方法有效规避了交叉作业风险,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拆炉工作比原计划提前整整10天完成,为三车间后续检修和恢复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部队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穿上军装,我保家卫国;脱下军装,我守护岗位。”王殿文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这句朴实的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退伍军人的优秀风采。
一专多能:生产岗位显担当
虽然其貌不扬,却处处展现着军人的气质。虽然个头不高,却在岗位上时时展现出过人的能力。这个人就是方大炭素生产部储运科驾驶员何国平,这位48岁的老党员、老员工凭借着在人民军队中历练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过硬作风,在汽车驾驶员这个“战斗岗位”上,描绘出一名优秀复转军人的闪亮形象。
“老何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卡车、翻斗车、平板车、吊车,样样玩得转,技术那叫一个‘顶呱呱’!”这是同事们的评价。翻开他的工作记录,一组数据令人惊叹:2024年初至2025年7月,他完成的运量高达10万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是他辛勤付出的见证,更支撑他在2025年一季度班组“赛马”中一举夺魁。
何国平不仅车开得好,更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巧手。他爱琢磨、肯钻研,利用工余时间主动学习车辆维修技术,练就了“开车是能手,修车是行家”的硬功夫。今年5月,他在驾驶翻斗车时敏锐地察觉到油门踏板异常沉重,操作费力。凭借对车辆构造的深刻理解,他成功设计将机械式踏板改造为液压式。改造后,踏板操作变得轻便灵活,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工友们纷纷点赞。
“我是一个兵,在平凡岗位上,我一定要干出成绩来,决不愧对军人这个光荣的称号!”这是何国平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的精神源泉。他用方向盘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忠诚,何国平正以自己的爱岗敬业和不懈的奋斗,践行着“我是一个兵”的誓言和承诺。
陈立军、王殿文、何国平……340多名默默耕耘的方大炭素退伍军人,他们身上那抹永不褪色的“迷彩”,已深深浸染在“方大蓝”的奋斗底色之中。
在高耸的压机边,在炽热的焙烧炉旁,在轰鸣的电极加工线,他们将军人的忠诚、血性、纪律与智慧,完美熔铸于企业发展的洪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刻下了不平凡的印记,将“我是一个兵”的铿锵誓言,转化为推动方大炭素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洪万有 张小春 孙冬梅 移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