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英大发布2023年半年报 营收利润均同比增长

http://ddx.gubit.cn  2023-08-30 15:57  国网英大(600517)公司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8月29日盘后,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07亿元,同比增长13.63%;实现利润总额13.07亿元,同比增长22.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5亿元,同比增长21.61%;基本每股收益0.132元/股,同比增长21.10%。国网英大充分发挥产融协同优势,稳中提质、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大幅提升,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活力。

产融结合,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3月16日,在第七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上,国网英大子公司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荣获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兵——“最佳供应链金融实践案例”奖。此次获奖是业界对该公司深耕供应链金融领域,持续创新升级取得成果的认可。

国网英大以持续提升服务电力行业和能源产业链能力为根本,聚焦产融结合发展,依托禀赋优势,深化要素协同,为电力能源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服务实体质效稳步提升,展现出发展的强韧性。

证券期货业务持续稳健经营。英大证券持续夯实资管、投行业务线,成功发行首期短期融资券,融资渠道得到有效拓宽。英大期货成功发行佳岳1号FOF、英嘉云雀1号等2只主动管理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风险管理子公司实现做市品种突破。

服务双碳,绿色先发优势明显

上半年,国网英大子公司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发布“电网企业碳管理”服务方案,具体包括有序实施“碳管理七步行动法”,即“建立碳算法、盘点碳家底、明确碳目标、构建碳体系、提升碳能力、披露碳贡献、挖掘碳价值”,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电网企业碳管理的能力水平,助力其科学规划自身碳达峰目标并落实减排任务,确保兑现碳达峰承诺。这是该公司充分发挥碳业务先发优势和专业优势,探索电网碳服务模式创新的积极实践。

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绿色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国网英大持续拓展碳金融、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效应逐步彰显,服务双碳保持领先优势。

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亮相首届上海碳博会,发布碳金融系列产品、绿色低碳生态服务方案等,彰显绿色金融和碳管理领域成果。深度参与低碳标准制定和方法学开发,联合省级电力公司编制6个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方法学,已向生态环境部申报,行业影响力、带动力逐步提升。

创新制造,持续升级增势良好

5月,国网英大所属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中节能洪湖50MW/1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纳入湖北省新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该项目对于新能源电源侧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该公司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专业优势和技术积累。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对先进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英大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产业加速升级,加强市场开拓,强化科技研发,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打造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科研创新亮点纷呈。完成国内首台35千伏3150千伏安非晶变压器设计及核心生产装备的自主研发,国内首台330kV移动变电站顺利交付。“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获批“十四五”首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特高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与智能诊断实验室”获批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赛马”实验室。

旗帜领航,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国网英大在理论学习中筑牢政治忠诚,在调查研究中推动事业发展,在风险防控中夯实安全根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

公司治理持续做优做实。落实国资委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有关要求,完善法人治理,强化价值创造,增强公司在资本市场影响力。圆满召开年度“三会”和业绩说明会,连续三年编制发布ESG报告,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发布的“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加强监管沟通交流,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回应市场关切,展示良好形象。

风控防线进一步扎紧筑牢。深入开展全流程风险管理,优化年度风险偏好,完善内控体系,深化风控系统交易对手黑名单管理功能在非标业务中的应用,报告期无新增重大风险。持续强化审计监督,开展重点领域存在问题自查自纠,做到“治当下”和“管长远”一体落实。深化法治企业建设,统筹加强重点领域合规风险防范,建立新型规章制度体系,不断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国网英大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央企责任担当,发挥金融活水优势,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英大信托于2021年底设立“英大信托东城德融乡村振兴慈善信托”,筹集捐赠资金100万元定向支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英大证券与平乡县等签署《对口帮扶战略合作协议》,在公益帮扶、消费帮扶、金融帮扶和教育帮扶等方面深入开展战略合作,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社会责任进一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