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保险资不抵债,从参与康美药业破产重组的子公司中撤资求生!

查股网  2024-07-18 12:06  ST康美(600518)个股分析

7月16日,长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宣布对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十墨翰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墨翰文”)减资9800万元、并分配实缴出资相同金额的资产。据此,该操作亦可称之为“撤资”。

长安保险作为十墨翰文的全资控股方,此次减资操作发生在公司年报及偿付能力报告双双暂缓披露的背景下,同时伴随着近两年持续巨额亏损和资不抵债的财务现状,使得这一资本操作显得尤为引人深思。

通常,增资撤资作为企业资本运作的一部分,本是企业经营中的常规操作。然而,考虑到长安保险当前深陷财务困境,本次撤资可能更多是出于对流动性紧张的直接回应,试图通过资金的快速回笼来缓解迫在眉睫的财务压力。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撤资的子公司十墨翰文,曾间接参与康美药业的破产重组——一个A股史上因最大财务造假而声名狼藉的案例。

通过十墨翰文参与康美药业破产重组

根据天眼查信息,十墨翰文对芜湖鑫同瑞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芜湖鑫同瑞”)的持股比例高达32%,后者成立于2021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十墨翰文所持的32%股权涉及认缴出资额达1.6亿元。其实芜湖鑫同瑞的成立背景与康美药业的破产重组密切相关。

此外,2021年12月10日,长安保险作为LP份额持有人的鑫泽保齐新增股权投资,穿透后投资标的同样为芜湖鑫同瑞的LP份额,即穿透后长安保险间接向芜湖鑫同瑞的投资金额为1亿元。考虑到投资时点及投资标的,该笔1亿元的投资金额大概率同样涉及到康美药业的破产重组。

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8亿元,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91.28亿元,累计虚增营业利润41.01亿元,这一财务造假行为在2020年5月被证监会查明并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和相关法律责任的追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

康美药业在2021年经历了破产重整,广药集团通过广东神农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入主康美药业,并在2021年四季度完成了破产重整工作。神农氏、康美药业分别与4家财务投资人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约定下述财务投资人拟以货币资金10.81亿元对康美药业进行投资,获得康美药业635,882,353股的转增股票。

其中,芜湖鑫同瑞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作为康美药业财务投资人,以货币资金3亿元受让康美药业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的176,470,588股股票,占总股本1.27%,成为康美药业前十大股东。

康美药业2021年前10大股东:

图表来源:同花顺iFinD图表来源:同花顺iFinD

2023年一季度,芜湖鑫同瑞开始减持其持有的康美药业股份,共计减持12,493,500股,持股比例降至1.18%。到了2023年中报发布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已不再出现芜湖鑫同瑞的身影,表明其可能已经完全退出了康美药业的股东行列。

康美药业2023年Q1&Q2前10大股东:

图表来源:同花顺iFinD图表来源:同花顺iFinD

从股价走势来看,康美药业在2021年12月初时,股价处于相对高位,大约在5元左右。然而,情况在12月14日股权登记日后急转直下,股价开始连续大幅下跌,从12月15日至24日,股价连吃8个跌停板。在此期间,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公告称,52037名康美药业投资者将通过现金、债转股、信托收益权等方式获得约24.59亿元的赔偿,这标志着康美药业这一A股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开始逐步得到解决。

在此之后,康美药业的股价仍呈下跌走势,目前股价约为2元/股,与2021年12月13日的4.58元/股相比,下跌幅度高达56.8%。这一跌幅不仅凸显了市场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丑闻的持续反应,也反映了公司在恢复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地位方面的艰难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芜湖鑫同瑞退出时机则尤为重要。该公司在2021年四季度,以3亿元的货币资金受让了176,470,588股股票;2023年二季度期间,康美药业的股价在1.97元/股至2.5元/股之间波动,此时芜湖鑫同瑞选择了择机退出,若以平均2.24元/股的价格计算,这笔股票退出时价值约为3.9亿元。虽然2021年至今,康美药业未进行任何分红,但相较于初始的3亿元受让成本,芜湖鑫同瑞可以说是在股价相对较高时退出,实现了获利了结。

与长安保险所投资的国厚资产其他股权投资基金相比较时,芜湖鑫同瑞这笔投资相对成功,但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和市场剧烈动荡的基础之上的。险资作为一类稳健的资金,其参与如此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不禁让人质疑其决策的审慎性。

该笔投资涉及关联方国厚资本,后者深陷财务困境

其实,芜湖鑫同瑞并非普通的被投资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为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是长安保险的股东方。此外,国厚资产的董事长李厚文,同时也是长安保险的副董事长(代行董事长职责),毫无疑问,国厚资本为该笔投资的主导者。

国厚资产作为国内首批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其背景和实力不容小觑。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达26.34亿元人民币,由中国东方资产联合博雅投资等优势资源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并得到了北京文投、光大信托、徐工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支持。

5月6日,国厚资产发布债券年度报告,揭露了国厚资产和长安保险财务状况的严峻现实。根据2023年审计报告,国厚资产2023年度亏损6.68亿元,亏损金额达到上年末净资产的13.46%。对此国厚资产解释,由于其联营企业长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7.66亿元,发生重大亏损,致使本公司计提其他资产减值损失4.06亿元。

国厚资产近年来利润水平:

图表来源:同花顺iFinD图表来源:同花顺iFinD

紧接着,在6月27日,国厚资产旗下的债券“19国厚01”宣布正式展期,将实际兑付日和摘牌时间延后至2025年6月27日。根据展期安排,该债券的本金(共计1.79亿元)将展期1年,而利息将继续正常兑付,展期期间票面利率维持原状,到期后将一并兑付本金及展期期间的利息。目前,国厚资产境内存续的4只债券中,仅有“22国厚01”仍处于正常存续状态,其余三只均已进入展期,四只债券的余额合计高达21.62亿元。

国厚资本将2023年的亏损简单归咎于长安保险,但事实上,长安保险的资金大量流向国厚资本,这种"自我输血"式的投资策略,不仅未能实现盈利,反而造成了巨额亏损,暴露了长安保险在关联方资金运用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严重缺陷。

长安保险的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揭示了其在投资领域的惨淡表现。报告显示,其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05%和-9.91%,较2022年末的0.09%和5.20%大幅下滑,投资收益指标处于行业末端。

这一结果的背后,是资本市场的低迷表现与对关联方国厚资本的投资损失,包括天津鑫泽保齐基金和芜湖芯厚云智基金等股权投资,均受到股市波动和底层资产信用风险的严重影响面临减值风险。此外,根据2022年年报,长安保险还持有国厚资产1.063亿元债券的账面金额、9990万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和流动性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2022年6月6日,长安保险因对股权投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导致公司不再符合直接股权投资能力标准。2023年4月13日,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的要求,长安保险最近一个年度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监管评估档次低于第5档,进一步导致公司股权投资(间接股权投资)管理能力不符合能力标准。

增资未见实质进展,长安保险撤资或是缓解资金压力

长安保险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中曝光了其财务和运营的严峻挑战,揭示了公司净资产的赤字高达-3.53亿元,这一数字不仅令人震惊,更是资不抵债的直接体现,暴露了其财务状况的脆弱性。

数据来源:长安保险2023年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来源:长安保险2023年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自2018年涉足P2P履约保证保险领域以来,长安保险便开启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当年因该业务导致的18.33亿元巨额亏损,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引发了连锁反应,使得公司在随后的几年中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从2017年到2023年,累计亏损额高达35亿元,这一数字不仅令人咋舌,更是对公司长期经营能力的严重质疑。主要险种的长期承保亏损和投资决策的失利,共同构成了长安保险当前困境的两大元凶。

数据来源:长安保险年报以及国厚资管债券年度报告数据来源:长安保险年报以及国厚资管债券年度报告

在流动性方面,2023年第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揭示了更为严峻的现实。尽管公司整体未来12个月的流动性覆盖率为93.42%,但这并未达到监管要求的标准。流动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信保赔款和资本补充债的利息支出。这一指标的不达标,不仅反映了公司在现金流管理上的困境,也预示着其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报告进一步指出,公司业务已受到较大影响,同时,按照监管规定,监管将对公司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可能会造成保险业务进一步大幅下降,保费资金流入也将大幅下降。同时,公司的保险赔款责任及各项运营费用仍需持续支付,且目前公司投资资产中可变现的流动性资产比例较低。公司2023年度整体流动性风险相比以往年度持续且大幅增加。

在偿付能力方面,核心以及综合偿付能力双双跌至负数,公司表示,其正积极推进增资扩股工作,同时检视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为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不过,截至今日,长安保险增资扩股工作未见相关进展。

在资不抵债和增资扩股进展缓慢的双重压力下,长安保险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处置部分资产,实现资金回笼,已成为其缓解资金压力的无奈之举。这种策略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流动性危机,但长远来看,如何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率,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