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航股份做强科技创新硬支撑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航股份)党委书记、总经理于险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长期坚持做强科技创新硬支撑,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为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添动能。
以科技“突围”赢得发展主动。2024年上半年,贵航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1.15亿元,同比增长5.79%。随着创新“第一动力”的加速推进,贵航股份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新产品不断涌现。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能深刻感受到这个企业的创新律动。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航空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贵航股份经过20余年发展,现有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分子公司,分布在贵阳、上海、天津等地。其中共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实验室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
在贵航股份各大生产车间,一排排现代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数控机床前工人有条不紊作业,新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加紧调试设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贵航股份集中人力物力攻关突破重点项目、重点技术、重点产品,积极探索产品转型升级。
今年6月,贵航股份和上海交大科研人员合作,在所属企业贵州华昌公司开展“智能钥匙产线数字化仿真”建设,根据工厂现场实际布局,按照1:1场景、尺寸进行数字化虚拟建模,用工业软件在电脑中搭建起一条完全仿真的智能钥匙产线,开展以工厂仿真为基础的端到端价值流数字化仿真。
通过模拟预判产线平衡率、设备利用率等情况,进而评估产线是否满足从接收订单到产品交付的所有要求。模拟发现,现有生产流程中打磨工序零件停留时间过长(4万秒),改善后再次模拟显示,可将停留时间降到100秒内,这为生产线的精益改善找到了捷径。
放开手脚,让科技打头阵。“近年来,企业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增长。”于险峰告诉记者,贵航股份通过制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规定》《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专家团队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研发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技术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作管理水平及组织有效性,不断提升产品研发、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企业2023年新产品开发项目数199个,新产品销售收入达6.09亿元。
把产业的“内在潜力”转化为“外在动力”,贵航股份还通过深化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搭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通过与成都、上海等地研发中心合作,同时利用好CNAS认证实验室的技术平台,在技术创新与特色体系构建、产品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其所属企业万江机电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需求,在四代雨刮电机基础上不断进行生产技术上的迭代升级改造,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雨刮电机在EMC(电磁兼容)方面表现出色,获得客户青睐,已成功实现客户端百万台批量应用。未来新技术方向,无刷电机、48V电机等车载电机新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有望年内实现量产。
将科技成果转化资源串珠成链、串链成网,进一步实现资源赋能。今年9月,贵航股份与华为云合作建设的数智制造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旨在通过打造统一的数智制造平台,整合业务流程、系统、数据和技术,实现标准化管理和高效协同。
该平台投用后,可以汇集各企业核心运营数据,提升数据运营价值,逐步实现企业运营状况实时可视、异常预警分析等。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共享促进企业间信息及能力共享,加强内部联接,发挥整体化效益,推动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贵航股份以更大力度的科研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就现存问题“对症下药”,针对科研管理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方向提出优化改进思路,以瞄准市场态势变化新需求,对现有科研项目开展再分析再论证,初步梳理出中短期相结合,新品研发、工艺改进、技术迭代、质量提升协同促进的科研计划,进一步明晰科研方向。
“建立以项目为主线的管理体系,设立项目库,对内揭榜挂帅与对外合作研发并举,构建以人才引领项目、以项目培育人才、以项目配置资源、以项目考核绩效的机制,同时,加大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关注与投入,切实提升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效率。”于险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