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企业上半年“成绩单”出炉!山东能源营收稳居首位
转自:经济热闻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山东省属企业也交出上半年“成绩单”。
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截至发稿,山东省属企业名录中,有24家在官网披露了2024年半年报财务信息,另有3家在债市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从已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这27家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1万亿元,25家省属企业(山东重工、华鲁集团已披露利润总额,未公布净利润指标)前6个月净赚226.64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27家省属企业资产规模累计超5.85万亿元。
具体来看,山东能源集团营收稳居第一,山东高速、山东财金、山东国投等部分省属企业呈现良好增势,营收、净利均实现正增长。
12家企业进入营收“百亿俱乐部”
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根据已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有12家省属企业营收规模超百亿元,营收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有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
财报显示,山东能源集团前6个月实现营收4217.8亿元,同比下降2.61%;实现净利润79.94亿元,同比下降45.93%。
上半年,山东重工集团实现营收1675.13亿元,同比增长6.46%。
山东高速集团上半年营收规模也达到千亿元级别。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山东高速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51.57亿元,同比增长7.46%;实现净利润73.82亿元,同比增长7.44%。
山东黄金集团前6个月实现营收1279.12亿元,同比增长51.25%;实现净利润20.38亿元,同比增长64.29%。
山东港口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879.97亿元,同比增长0.99%;实现净利润44.02亿元,同比增长13.49%。
跻身山东省属企业2024年上半年营收榜TOP10的还有山东国投、山钢集团、水发集团、华鲁集团、鲁商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6.75亿元、583.13亿元、330.50亿元、261.23亿元和231.76亿元。
除上述企业外,今年上半年省属企业营收规模“百亿俱乐部”成员还有山东健康(220.39亿元)、山东国惠(118.22亿元)。
20家省属企业实现盈利
从已披露的主要经营指标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13家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净利润方面,同比增长的省属企业有13家,鲁粮集团等11家净利润不及去年同期。其中,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有9家企业。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上半年,有20家省属企业实现盈利,山东机场集团、山东铁投、山东人才集团、山钢集团等5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山东国投实现净利润14.27亿元,同比增长12.56%;鲁信集团实现净利润13.42亿元,同比下降0.45%。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超10亿元的还有山东国惠(13.12亿元)、山东财金(10.10亿元)。
从净利增幅来看,山东土地集团变动幅度最大,同比增长283.33%;其次是省新动能基金公司,实现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86.84%。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过两位数的还有山东人才、山东黄金集团、山东财金、山东健康集团、鲁商集团、山东港口、山东国投、山东发展。
部分亏损企业业绩向好态势明显,山东铁投集团等实现大幅减亏。山东铁投集团披露的财报显示,前6个月累计实现净利润-2.24亿元,较年度预算进度减亏2.48亿元;利润总额-1.93亿元,较年度预算进度减亏2.57亿元。
从资产规模看,27家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约58524.12亿元。资产规模居首位的是山东高速集团,资产总额为15688.88亿元;排在第二的是山东能源集团,资产总额为10068.51亿元,排在第三的是山东重工集团,资产总额为5362.35亿元。
资产总额位列前十的还有山东财金集团、山东港口集团、山东国投、山东黄金集团、中泰证券、鲁信集团、山东铁投集团,资产总额分别为3393.11亿元、2863.96亿元、2600.95亿元、2194.17亿元、1946.84亿元、1920.18亿元、1849.10亿元。
5家企业营收、利润预算执行过半
从财务预算执行看,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预算执行进度双双过半的省属企业有5家,分别是山东港口、山东黄金集团、鲁商集团、山东健康集团、山东国惠。
值得一提的是,利润总额预算执行进度较快的有山东国惠、鲁商集团、山东土地集团和山东人才。
山东国惠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16.49亿元,完成全年预算22亿元的74.96%。数据显示,鲁商集团实现利润总额4.7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6.74%;实现营业总收入231.7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1.50%。
山东土地集团前6个月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亿元,完成半年度预算40.45亿元的101.87%;实现利润总额3.80亿元,完成半年度预算2.70亿元的140.32%。
截至6月末,山东人才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9%;实现利润总额为-934万元,比年度预算进度减亏1066万元。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