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贝主业向好前三季净利预增超150% 易主国资持续“甩包袱”在手现金25亿
来源:长江商报
持续出清低效及无效资产,聚焦中药大健康主业,康恩贝(600572.SH)业绩再获高增。
近日,康恩贝发布2023年前三季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报告期实现净利润为5.73亿元—6.88亿元,同比增长150%—200%。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易主国资后,康恩贝持续出清低效及无效资产,聚焦中药大健康主业。前三季度,“康恩贝”牌肠炎宁系列等核心产品销售增长,转让资产增加利润等助力康恩贝盈利大幅提升。
这也为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截至2023年6月底,康恩贝账面资金达到25.26亿元。
近三年半投资收益累计约30亿
在国资新主带领下,康恩贝持续甩“包袱”,聚焦主业。
康恩贝于200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4年至2015年,康恩贝分两次合计斥资27.59亿元收购贵州拜特。贵州拜特也不负众望,该公司一度为康恩贝贡献超四成净利润。然而,由于贵州拜特核心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被列为重点监控用药目录及国家医保目录调整,2019年,康恩贝营收下滑至67.68亿元,净利润更是亏损3.46亿元。
为突破严峻的经营形势,2020年7月,康恩贝宣告易主国资,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国资入主后,康恩贝开始调整资产及业务结构,持续剥离低效和无效资产。
2021年,康恩贝完成珍视明公司42%股权公开挂牌转让工作;2022年,对相关子公司贵州拜特固定资产处置完毕;2023年,继续转让珍视明公司7.84%股权。此外,康恩贝还完成了兰信小贷公司30%股权、迪耳药业25%股权、大晶眼健康、邳州众康等股权资产的转让工作。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资产出清,康恩贝获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2.81亿元、25.95亿元、3378万元、6849万元,累计近30亿元。
公司业绩也逐渐走出泥潭。2020年至2022年,康恩贝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9.09亿元、65.68亿元、6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3亿元、20.17亿元、3.58亿元。
根据2023年前三季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康恩贝预计实现净利润为5.73亿元—6.88亿元,同比增长150%—200%。
康恩贝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带来利润增加;公司参股的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嘉和生物股份市值变动影响减少当期利润8271.26万元,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利润1.59亿元;转让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7.84%股权增加利润8671.61万元。
这也为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截至2023年6月底,康恩贝账面资金达到25.26亿元,同期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8.83亿元、9238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5.67%。
聚焦中药大健康主业
公开资料显示,康恩贝前身为兰溪云山制药厂,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69年。经过50余年的发展,康恩贝已成长为一家以现代中药和植物药为核心业务,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中药企业,位列中国中药企业10强。
2021年以来,康恩贝实施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通过主动调整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加速发展非处方药和健康消费品等自我保健产品核心业务,驱动内生增长情况。其中,珍视明本是康恩贝旗下一大IP,但为聚焦中药主业,也为推动珍视明独立上市。康恩贝陆续转让珍视明公司股权。
目前,康恩贝中药大健康业务稳定增长,占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中药大健康业务实现营收25.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22%,占总营收比重增至66.88%。
此外,康恩贝自我保健产品业务实现营收17.77亿元,同比增长35.64%,占公司营收比重47.2%,较上年同期提高约5个百分点。其中,非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06%;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20.45%。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11.81亿元,同比增长12.23%。中药饮片业务实现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37.44%。其他业务实现营收4.61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康恩贝具有较为丰富的产品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计有60余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160余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版),具有“三独”(独家品种、独家剂型、独家规格)特色的产品100余个。2022年,公司共有15个品牌或产品系列销售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