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达股份:深挖新兴产业 2023年新能源扁线销量同比增43%
3月18日晚,精达股份(600577)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据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06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增长11.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7.64%。同时,精达股份公布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公告显示,2023年精达股份持续深化“传统主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策略,积极布局新领域、开拓新客户;同时,公司加大材料端的研发投入,加速新能源扁线的优化生产,加深与超导领域知名公司系列产品的合作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市场竞争力,为精达股份全年取得良好业绩提供保障。
新能源扁线业务高速增长
精达股份作为电磁线生产制造龙头企业,聚焦传统主业,深挖新兴产业,2023年公司充分贯彻“两极拉伸”发展战略,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取得亮丽成绩。
报告期内,精达股份产品生产和销售总量分别达到31.19万吨和31.08万吨,同比增长6.74%和5.74%。其中,扁线产品销量约24000吨,新能源汽车用扁线销量超过17000吨,同比增长4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据了解,新能源车用扁线应用前景良好,特别是在800V高压快充逐步成为车企品牌升级标配的情况下。目前,高压快充技术从以保时捷Taycan为代表的百万豪车下探至20万元价位车型,包括小鹏、理想、吉利、智己等近期高频发布支持800V快充的车型,同时特斯拉Cybertruck升级电气架构至48V。中信证券认为高压快充升级将带动包括电池、电机(电磁线)等产品重新选型以适应高耐压等级,并预计价值量将得到提升。据市场有关人士分析,800V高压快充车型逐渐进入15万—20万元区间,对应的渗透率也将随着高速增长。
随着800V高压快充快速普及,精达股份表示,2024年将持续围绕新能源,大力发展高端电磁线产品,力争产品与服务通过更多新能源汽车厂家认证和信任,实现稳定供货,从而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紧抓超导材料发展机遇 加速产品迭代
除新能源扁线之外,精达股份还投资了高景气度的超导材料。据了解,公司参股的上海超导主营高温超导带材,产品主要应用于超导电力传输、磁控直拉晶硅生长炉、超导磁悬浮、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与精达股份特种导体线业务也形成了较强的协同关系。
随着国家在超导材料、产业升级及各项超导应用方面多个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以及配套政策的推行实施,超导行业迎来加速发展期,特别是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可控核聚变领域。
据民生证券研报,2023年中核集团联合国内几十家高校、研究院和企业成立创新共同体,共同推进可控核聚变早日实现。与此同时,央企提前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中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加32.1%。2024年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部长通道”上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民生证券还指出,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伴随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超导产业链带材及设备厂商和其他核心部件提供商有望全面受益。
随着政策和市场对超导材料应用的大力支持,精达股份大力开展超导领域及新材料端的研发工作。年报显示,上海超导的扩产、扩建计划已全部完成,新产线的产能快速爬坡,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参数也有巨大提升,在高温超导领域具备了明显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公司在超导电磁线领域也达成了量产。
精达股份透露,2024年将通过产、学、研共同合作的研发方式,加速超导电磁线量产步伐,同时进一步畅通研发与应用通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公司产品和技术更新迭代,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速产能释放 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随着智能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消费类电子产品、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电磁线行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趋势。叠加数字化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演进、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AI大模型技术爆发和人形机器人配套产业链的成熟,同样促使电磁线行业在细分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据中研网预测,未来电磁线需求具有稳步增长的动能,预计到2029年我国电磁线需求量将超过256万吨,产业市场规模望增长至1455.9亿元。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报告期内,精达股份四大基建项目竣工,铜陵精达、常州恒丰、铜陵精迅、铜陵顶迅新工厂已实现生产搬迁。公司表示,将站在新工厂的更高生产起点上,确保产能如期逐步释放与平稳提升,进一步增强自身规模优势。
不仅如此,精达股份还计划于2024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11.26亿元,旨在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加速业务全方位布局,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