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创业农场做好水稻“加减法”念好科技“致富经”
转自: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北大荒集团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应用了北斗导航和智能高速测深施肥插秧机,同时运用农田标准化改造和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措施,做好水稻“加减法”,让土地真正“肥”起来,让水稻真正“绿”起来。
路国海和张海波都是创业农场有名的水稻高产大户,种植水田分别为385亩和485.6亩,近几年,圆粒水稻连续多年亩单产突破1300斤。目前,他们两家侧深施肥高速插秧机、运苗车、大马力拖拉机、铲车、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等所有水田机械齐全。

近年来,创业农场在保障水稻稳产增产的基础上,采取减人工投入、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减面源污染的“五减”和增新机械投入、增新技术推广、增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增黑土地保护力度、增节水灌溉面积的“五增”措施,不断探索水稻绿色发展和节约发展新模式,做好水稻种植“减法”,努力让绿色增产带来经济和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全场57万余亩水田已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应用面积40万亩以上。
今年,在常规的侧身施肥基础上,创业农场又重点加大了“变量”测深施肥插秧机的推广。此型号插秧机在作业时,可根据监控到的耕层的深度和土壤肥沃度自动调节施肥量,实现每亩节约肥料5斤左右,保障田块内水稻的均匀生长。同时,插秧机还配备导航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插秧,与传统普通插秧机相比提高了作业效率30%以上,每亩降低人工费40元以上。
在做好水稻种植“减法”的同时,创业农场还以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有机肥替代化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为重点,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做好水稻“加法”,让土地真正“肥”起来,效益增上来。近年来,创业农场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持续发力。据了解,在公司的大力引导和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下,公司高标准农田总量已达38.92万亩,年增产水稻在万吨以上。
创业农场青龙山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已经运行第四年,充沛的江水通过灌区干渠引入农场5.08万亩水田里,让这部分水田喝上了纯天然的黑龙江水,使创业农场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上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水稻,朝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方向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未来,创业农场将继续发挥科技在农业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加强良种良法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做好水稻“加减法”,念好科技“致富经”,为国家粮食稳产增产,职工、群众持续增收打牢基础。(李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