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收购黄酒企业 多元化布局转向生态化竞争

查股网  2025-05-13 20:43  青岛啤酒(600600)个股分析

本报记者 蒋政 北京报道

“公司将布局非啤酒产业,拓宽拉长产业链,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不排除在适当的时机对优质资产进行整合配置。”5月12日,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青岛啤酒高层如此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日前,青岛啤酒斥资6.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即墨黄酒”)100%股权。青岛啤酒方面告诉记者,通过本次股权收购,公司积极拓展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围绕做优主业推动多元化发展,为公司未来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而在此之前,青岛饮料集团已经整合进入青岛啤酒集团体系内。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啤酒集团为青岛啤酒的控股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即墨黄酒、青岛饮料集团以及青岛啤酒均为青岛当地企业。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围绕青岛啤酒的多次整合调整不排除是当地国资在主动推动。

“在各地特色精酿崛起时,五大啤酒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冲击。它们通过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布局,可以让企业更加全面地匹配市场发展,对其营收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说。

为何要买一家黄酒企业?

根据青岛啤酒公告显示, 公司与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及即墨黄酒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青岛啤酒拟以6.65亿元及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的价格,收购新华锦集团和鲁锦集团合计持有的即墨黄酒厂100%股权。

即墨黄酒在2024年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38.0%。

山东当地酒水经销商告诉记者,该黄酒为当地区域品牌,每年的秋季和冬季为销售旺季。

按照青岛啤酒的表述,随着即墨黄酒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青岛啤酒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从市场销售淡旺季上,“即墨黄酒”与啤酒产品可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互补效应,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整体来看,每年第四季度往往是青岛啤酒的销售淡季,即墨黄酒的加入,或能平抑其业绩波动。

不过,双方的规模并不在一个水准线上。在2024年,青岛啤酒实现营收321.38亿元,净利润超43亿元,远远高于即墨黄酒。

一位长期关注黄酒产业的行业人士认为,青岛啤酒的此次并购对于即墨黄酒的市场开拓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更多局限于省外的山东市场。区域性黄酒品牌要想实现更大突围,在当下阶段难度非常大。

朱丹蓬告诉记者,收购非啤酒业务,有助于提升青岛啤酒未来在“五多战略”(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规模实施和落地。

事实上,这并非青岛啤酒首次整合相关非啤酒主业。

此前,青岛饮料集团已整体划转给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是青岛啤酒的控股股东。

记者注意到,青岛饮料集团旗下包括崂山矿泉水、苏打水、白花蛇草水等饮料品牌。而青岛啤酒集团则拥有优活天然矿泉水、纯净水等业务。

青岛啤酒高管在回应投资者时提到,青岛饮料集团并入青啤集团后,会在集团层面进行整合。中国啤酒行业未来仍有增长空间,同时公司也将布局非啤酒产业,拓宽拉长产业链,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不排除在适当的时机对优质资产进行整合配置。

上述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即墨黄酒曾与当地国资有密切关联,而青岛饮料集团原本属于青岛国资委所有,上述三家企业的整合,不排除当地国资的推动和促进。

高端化和多元化同步进行

对于青岛啤酒来说,在前些年确立了“快乐”“健康”和“时尚”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快乐”板块主要是指啤酒业务,而“健康”板块是以水及相关业务为主。“时尚”板块包括青岛啤酒博物馆和酒吧等。

不难看出,上述很多资产整合或将强化“健康”板块的力量。

上述山东酒类经销商告诉记者,在精酿啤酒崛起之后,传统啤酒巨头正在经历剧烈冲击。而产品高端化、产品线多元化成为它们寻找增长的主要路径。

从营收业绩来看,在2024年,青岛啤酒营收出现下滑,但净利润实现小幅增长。而百威亚太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8.90%和14.79%,重庆啤酒下滑1.15%和16.61%。华润啤酒也遭遇0.76%和8.03%的下滑。

但是,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第二梯队的啤酒集团实现营利双增。行业普遍认为,实现利润增长的啤酒企业,大多在高端化上实现较好布局。

青岛啤酒方面提到,公司持续优化提升品牌和品种结构,推进青岛啤酒主品牌“1+1+1+2+N”产品组合发展,做强主力大单品,加速打造高端生鲜及超高端产品。公司依托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研发推出了“奥古特A系列、尼卡希白啤、无醇啤酒系列、轻干啤酒”等新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

而对于大部分啤酒集团来说,产品线多元化同样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整个行业的竞争由单一品类向多元生态转变。

除了青岛啤酒之外,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汽水,勾勒出“啤酒+饮品”双轮驱动格局;华润啤酒则收购多个白酒标的,实现“啤+白”的市场布局。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啤酒巨头的发展遵从业务全球化和业务多元化等两条路径,国内啤酒巨头的多元化发展框架雏形渐显。

“啤酒企业只有全面满足整个时代、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用多品牌、多品类等五多战略去打破业绩增长天花板。在此过程中,多元化布局就显得非常重要。”朱丹蓬表示。

(编辑:于海霞 审核:孙吉正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