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立停”被停售?哈药股份:“泻利停”商标正常使用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日前,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药股份)发布公告,就媒体有关“泻立停”的报道予以澄清说明,称“网上报道将商标名称和药品名称混淆,对广大投资者造成一定误导”。
在此之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停止颠茄磺苄啶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有媒体认为,此次全面停止颠茄磺苄啶片生产销售使用,涉及哈药股份旗下相关产品。报道一出,哈药股份股价应声而落。
颠茄磺苄啶片全面退市
1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国家药监局组织对颠茄磺苄啶片开展了上市后评价,经评价,决定自即日起停止颠茄磺苄啶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颠茄磺苄啶片属于处方药,主要成分为颠茄、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在临床使用一度较为普遍。
对于颠茄磺苄啶片全面退市,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王玉记表示并不意外。一是该药中的颠茄通过解痉来缓解疼痛,“副作用较大”。
颠茄磺苄啶片药品说明书也显示,该药过敏反应常见,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副作用。
记者也了解到,该药品在2020年就因安全性问题被国家药监局要求暂停生产销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2024年,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吉林省康福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注销相关产品注册证。2025年1月3日,该产品正式全面退出市场。
“二是该产品退出市场,不会对临床产生影响。”王玉记介绍,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类等止泻药,颠茄磺苄啶片早已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告共列出江中药业、葵花药业等72家药企的80个药品批准文号,并未涉及哈药股份的药品。
1月8日,有财经媒体发布《“泻立停”被禁售,官方通报:停产、召回》等相关报道,提及“生产‘泻立停’的哈药集团制药六厂(以下简称哈药六厂)”,将哈药股份拉入其中。1月9日,哈药股份股价大跌6.98%,1月10日更是跌停收盘。
“一名多药”引发热议
“国家药监局本次注销的是颠茄磺苄啶片药品注册证书,并非‘泻利停’商标。目前‘泻利停’商标正常使用,冠有该商标的产品正常销售,该商标项下没有颠茄磺苄啶片产品。”1月11日,哈药股份发布公告称。
一位哈药股份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早在1990年,哈药六厂就为旗下颠茄磺苄啶片注册了“泻利停”商标。1999年,该产品因赵本山代言广告而“走红”。在电视广告里,这款药物商品名改为“泻痢停”。2018年,哈药六厂的颠茄磺苄啶片停产,但其“泻利停”商标保留,其产品则为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和蒙脱石散。
“换而言之,哈药股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泻立停’。”该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哈药股份在公告中也直言,网上报道将商标名称和药品名称混淆,对广大投资者造成一定误导。
“一种药品只有一个通用名,但不同企业的同种药品商标不同。”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向记者介绍,相同商标也不代表是同一药品,消费者需确认药品的通用名。
山东某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在售标示哈药六厂“泻利停”商标的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与被注销的颠茄磺苄啶片的功效成分均不同,但在OTC零售端,“泻利停”商标相同极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有不少消费者误认为二者是同一产品。
“商标是特定的产品标识。那些疗效好的产品,其商标必将被消费者认可。”王恒认为。在医药领域,确实有这种情况,在原来的药品停止销售后,企业保留原商标,并上市新的药品,以充分发挥原有商标带来的品牌价值。
但这种做法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对后续产品带来影响。哈药股份的此次风波与此类似。
王恒建议,商标沿用需要综合衡量慎重选择,最好有所调整以示区分。(曲雪洁)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