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加速赴港上市 募资拟投入研发与全球化

查股网  2025-08-10 22:25  均胜电子(600699)个股分析

8月8日,均胜电子(600699.SH)发布公告称,其已于8月7日向香港联交所更新递交发行上市申请。这是继今年1月首次提交申请后,均胜电子加速推进港股上市计划的重要动作。

招股书显示,此次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均胜电子计划重点投向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制造能力提升与供应链优化、海外市场扩展、并购与战略投资,以及补充日常营运资金等多个方向。

据悉,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目前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算,均胜电子是中国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同时,它还是中国和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提供商。

从业务来看,均胜电子主要布局汽车安全解决方案、汽车电子解决方案。按2024年收入计,二者分别占总营收的69.2%、30.4%。其中,汽车安全业务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方向盘等产品;汽车电子业务则涵盖智能座舱域控、智能网联、新能源管理系统等领域。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4个月,均胜电子实现营收497.93亿、557.28亿、558.63亿、197.07亿元;净利润为2.33亿、12.40亿、13.26亿及4.91亿元,净利润率仅为0.47%、2.23%、2.37%和2.49%。

除以上关键指标外,市场普遍关注均胜电子的负债水平和利息支出。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均胜电子的有息负债的利息支出分别为9.32亿、11.21亿和11.30亿元。在负债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4个月,均胜电子总负债分别达到364.1亿、377.6、443.2、468.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3%、66.4%、69.1%及69.8%。

对于高负债的问题,均胜电子解释称,有息负债主要是用于各大事业部全球各区域的日常经营需要以及历史上收购汽车安全业务产生的并购贷款。

笔者注意到,均胜电子曾通过大规模并购实现业务扩张。从2010年开始,均胜电子开启了收并购之旅。直到2018年时,均胜电子已经并购或收购了德国普瑞、德国Quin、美国KSS、德国TS、日本高田资产等多家海外标的。

不停地买入资产让均胜电子成长飞速,使其顺利切入高端汽车电子领域,并获得安全气囊、安全带、ADAS等技术,一举成为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的巨头,营收规模也在短短几年间翻了十倍。数据显示,2013年时,均胜电子营收为61.04亿元,到2019年,该指标已经蹿升至617.0亿元。

然而,2021年,因芯片短缺和疫情冲击,均胜电子对2018年收购的汽车安全业务,包含KSS和高田资产一次性计提减值20.19亿元,直接把全年净利润从盈利拖至亏损37.53亿元。截至2024年,均胜电子账面商誉净额仍有72.16亿元。

目前,均胜电子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今年年初,均胜电子宣布布局人形机器人,并将自身定位为变为了“汽车+机器人Tier1”供应商。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均胜电子还发布人形机器人零部件解决方案,覆盖能源管理、高性能材料、传感器套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均胜电子,包括小鹏、广汽等在内的汽车相关企业都在布局具身智能领域,而汽车产业纷纷押注机器人领域的这背后,与技术重叠不无关系。

小鹏汽车机器人业务相关人士告诉笔者,新能源汽车涉及感知、决策等,这些能力背后的技术与机器人产业有共通之处。

不过,目前市场对于具身智能量产尚无明确的时间节点。宇数科技和小鹏机器人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很多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尚未清晰,主要仍处于实验室或特定场景验证阶段,大规模商业化量产节点仍未明确。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技术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而港股凭借资本多样化,以及对接全球主机厂和供应链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均胜电子同时实现融资与品牌全球化的关键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