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产城共融谱新篇
转自:中国水运网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期间,一场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平行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来自政、企、学界的嘉宾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港、产、城三者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深度协同与共赢发展。
与会嘉宾一致表示,应坚持以港口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带城市,推动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助力天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港口发展延伸融合发展触角
港口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9月13日,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天津港文化旅游区最新建设成果在其中亮相。近年来,天津港集团高质量打造天津港特色文旅品牌,做优、做实、做精天津港工业游,打造多样化文旅供给,丰富区域文旅体验。天津港工业游自运营以来已接待研学游、企业培训、公益活动、社区参观、支部共建等群体,累计接待人次近3万人次。
7月,天津港集团与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签署《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文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培育“邮轮+文旅”“音乐+文旅”“体育+文旅”等新兴文旅业态,全面落实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丰富邮轮航线产品,推动天津至大连客滚航线复航,全面激发海洋文旅发展活力。截至目前,今年天津港东疆湾沙滩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56万人次。
技术创新赋能,智慧绿色并进。当前,天津港已建成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广泛应用电动集卡、LNG船舶等清洁能源设备,有效降低了港口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绿色实践,不仅提升了港口的竞争力,也为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李建明在发言时指出,天津港要进一步推进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港口、产业和城市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港口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布局。
金融创新提升融合发展质效
金融服务创新,正在为天津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添翼。8月22日,渤海银行航运金融中心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渤海银行将进一步深化与港口、航运及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据悉,今年5月渤海银行发布“上海清算所渤海银行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后,已面客发售首款挂钩指数的理财产品。截至目前,渤海银行金融服务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规模已达450亿元。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谢凯表示,渤海银行将持续助推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创新特色金融服务,推动适港产业发展,积极开创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合作机制,以具体行动助力实现以港促产兴城、港产城相互赋能的目标。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民生金租等金融机构通过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业务,为天津的航运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2023年,天津完成船舶租赁处置业务203单,同比增长34%,资产规模达到47.1亿美元,船舶租赁处置业务规模占全国总量90%以上。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天津在船舶融资租赁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为国内首艘引入的大型汽车滚装船制定了综合保险方案,提供共计80亿元风险保障。
此外,为推动航运保险业务的发展,天津还上线了航运保险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船舶保险业务的机构上传理赔数据,提高了保险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更多金融企业的深度参与,不仅增强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更为周边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天津港产城融合新生态的构建。
区域协同共促融合发展未来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港口经济产业协同与港产城融合发展”成为热议话题。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海指出,天津通过与航运、物流、能源、贸易、金融等各类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了港口枢纽支撑作用稳固,适港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港产城融合发展相互赋能态势加速形成。
据介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航运产业全年营业收入超360亿元,税收近4亿元,已汇集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员服务、海洋服务、船舶修理、海工装备等各类航运企业超过5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突破200家。形成了包括泰富重工海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等在内的多个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了清洁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
天津纺织集团与天津港在“走出去”战略上达成了共识,双方计划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探索海外市场,推动纺织品的国际化布局。
“天津港集团将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天津市发展大局为使命,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深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海向拓航线、扩舱容、强中转,陆向开班列、建网络、优服务,港口强赋能、谋转型、优环境,港产城拓功能、强合作、聚产业,让港口作为天津重要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更加彰显。”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未来天津港将在“智慧创新、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协调融合、人本共享”五方面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为天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更多“津港力量”。
推进港产城融合是一篇大文章。专家们认为,港产城融合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区域港口发展和集疏运体系,结合实际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临港工业,加快高水平航运中心建设,释放产业发展红利,加快人文设施升级改造,使更多人在港口既能感受到工业之能,又能体会到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