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前行能否驱散北汽蓝谷亏损阴霾?
2024年上半年,北汽蓝谷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5.16%至37.4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5.71亿元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吕贡
北汽蓝谷再度削减产能,能否逆转销量困境与亏损阴霾?
2024年9月23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蓝谷,600733.SH)宣布重要战略调整,旗下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新能源)的生产基地迁至“北京市密云区西统路188号”。地址变更后,北汽新能源设计产能也发生调整,由原有的32万辆下调至12万辆。
事实上,这并非北汽蓝谷近期来首次对设计产能进行重大调整。早在2023年3月14日,北汽蓝谷当时的主要工厂之一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就曾以5.76亿元(含税)价格对外转让了所持有的固定资产等相关资产。随后,该工厂产能于同年4月17日注销。
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北汽蓝谷的整体设计产能已从2022年的52万辆显著缩减至当前的27万辆,降幅高达48.08%,几乎减半。
此番公司产能“瘦身”,普遍被认为或与北汽新能源的汽车销量持续不振密切相关。业绩方面,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已连续四年半处于亏损态势,且累计亏损额超过250亿元。
面对销量低迷与长期亏损的双重挑战,市场不禁疑惑:产能的进一步下调,究竟是北汽蓝谷应对困境的权宜之计,还是该公司为重塑市场地位的关键一步?
短期看,产能缩减也许能缓解库存压力,提高运营效率,为北汽蓝谷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争取时间。但长远而言,这能否成为北汽蓝谷扭转销量颓势、实现盈利的转折点,仍待时间验证。或许,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仅凭产能调整难以根治销量与盈利的根本问题。
减产与增资并行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在北汽蓝谷对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实施产能缩减的同时期,北汽新能源迎来了资金层面的积极变化。
2024年6月,北京市财政局拨付的2554万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北汽新能源补贴款应收压力,对现金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紧接着,为支持子公司业务扩张与资本结构优化,北汽蓝谷于2024年9月初又宣布了两项增资计划。其一,北汽蓝谷股东北京汽车拟向北汽新能源注资20亿元。其二,北汽新能源拟通过公开挂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增资扩股,预计增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目前,这两项增资均需完成相关审批,且战略投资者还未确定,因此实施效果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在产能缩减的背景下,上述一系列资金注入引发了市场关注。投资者们对于资金如何与北汽新能源的战略调整相协同,以推动公司长期发展表示好奇。对此,北汽蓝谷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日趋白热化的价格战,选择在此时增资旨在支持公司产品高端化转型,加大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品牌形象锐化、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投入。
然而,市场当前更为关心的或许是增资与减产如何并行不悖,共同促进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的长期发展?北汽蓝谷方面虽解释了增资原因,但对于两者间的协同策略尚未展开进一步阐述。
销量持续低迷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从14.8%提升至35.7%,彰显出市场的强劲增长动力。时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双双突破49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显著,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提升至35.2%。加之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明确规划和政策支持,为该行业注入了强大发展信心。
在这片繁荣景象中,北汽蓝谷作为早期新能源领域的先锋企业,却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专注于纯电动乘用车与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综合型车企,北汽蓝谷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曾是国内首家独立运营、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但近期,北汽蓝谷却大幅下调了北汽新能源的设计产能,这一举措背后,或许折射出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不振的困境。
2020年,北汽新能源销量曾遭遇“滑铁卢”,全年汽车销量同比骤降82.79%,仅售出2.59万辆。尽管随后几年销量有所回升,但增长步伐依然缓慢,至2023年全年销量接近9.22万辆,仍未能突破10万辆大关。
进入2024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困境并未得到缓解,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0.40%,前八个月累计销量仅为5.21万辆,与行业内头部新能源车企间存在显著差距。
相比之下,同期比亚迪(1211.HK,002594.SZ)、蔚来(9866.HK,NIO.N)、理想汽车(2015.HK,LI.O)、小鹏汽车(9868.HK,XPEV.N)等新能源车企均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2024年前八个月的汽车销量超过北汽新能源,分别达232.84万辆、12.81万辆、28.81万辆和7.72万辆。
已连亏四年半
在子公司汽车销量持续不振背景下,北汽蓝谷的盈利能力也遭遇严峻考验。早自2020年起,北汽蓝谷便陷入亏损泥潭。据财报数据披露,2020年至2023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净亏损64.82亿元、52.44亿元、54.65亿元和54亿元。
进入2024年后,北汽蓝谷的亏损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上半年,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16%至37.41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25.7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加剧。至此,北汽蓝谷已连亏四年半,累计亏去251.62亿元。
面对这一困境,北汽蓝谷方面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是导致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的主要原因。同时,北汽蓝谷为推动产品高端化转型,在技术研发、品牌塑造、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这些举措也对公司短期业绩带来一定压力。
对比同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格局错综复杂。比亚迪凭借销量优势稳坐盈利“宝座”,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136.31亿元;而蔚来、小鹏汽车则继续面临亏损挑战,同期分别净亏去102.31亿元和26.53亿元;理想汽车则在2023年扭亏后保持盈利势头,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92亿元。
于北汽蓝谷而言,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寻找破局之道。有分析指出,短期内,通过缩减产能或能缓解库存压力,为该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争取时间。但长远来看,北汽蓝谷若想从根本上扭转销量不振、持续亏损的局面,或还需要着重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比如技术创新、品牌差异化、市场精准定位,等等。
北汽蓝谷2020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