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加速出海:欧洲、亚太市场“双管齐下”

查股网  2025-07-02 07:29  锦江酒店(600754)个股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许思佳 上海报道

近日,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锦江酒店(600754.SH)在港交所披露上市申请文件,正式叩响港股大门。

在国内酒店集团中,华住和亚朵已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其他如首旅、君亭、金陵等仍主要在A股。锦江酒店如此番成功登陆港股,将成为首家“A+H”上市的酒店集团。

据其此前披露,公司港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根据最新招股书,此番募资金额将首要用于资本支出以加强海外酒店业务,还用于海外整体数字化转型、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以及营运资本。

国际化业务双管齐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开业酒店家数计算,锦江酒店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按开业客房间数计算,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公司已开业的客房间数由2022年12月31日的111.98万间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119.07万间,并于2024年12月31日进一步增加至129.1万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

在已经实现国内第一的情况下,锦江酒店显然将目光放到了海外。因此,推进国际化业务布局是锦江发起港股IPO的重要目的。

此前,锦江酒店就通过并购来布局全球。例如在2015年收购卢浮酒店集团,2016年收购铂涛集团及维也纳酒店集团,2023年收购锦江酒管。此外,锦江国际(控股股东)还于2018年收购了丽笙酒店集团,进一步扩大在中端及以上酒店市场的市场份额,就在今年5月,上海奥林匹克俱乐部丽笙酒店开幕,成为以“国际一流体育特色酒店”为定位的全新地标。这些收购不仅使公司的品牌矩阵扩大至全系列品牌,也使其酒店网络覆盖范围拓展至全球。

在此基础上,首先,锦江酒店将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以促进位于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酒店的增长。公司计划通过开设新酒店,并增加自有及租赁酒店的数目,以进一步扩展酒店网络;还计划翻新酒店、提高服务、升级IT基础设施等。

其次,公司计划进一步渗透并扩大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及泰国等高增长亚太市场的酒店网络,将继续在这些亚太市场扩大区域酒店管理团队,并通过自身增长和战略收购的组合方式,迅速增加酒店数量。

此前公开报道显示,锦江酒店出海布局已进入实质阶段,而东南亚市场成为出海的重要落点。2024年末,锦江酒店(中国区)与马来西亚酒管集团RIYAZ达成合作,推动锦江都城、暻阁、非繁云居、麗枫、锦江之星五个品牌进驻东南亚市场。

据悉,2025年锦江酒店将积极推进品牌出海计划落地。2025年5月锦江都城品牌老挝首店已签约落地琅勃拉邦;未来将加速推进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6国酒店布局。

资产负债率下降

从募资用途来看,排在拓展海外业务之后是海外的数字化转型,这是锦江推进国际化布局的另一面,再度折射其对海外市场的重视。

公司表示,头部企业利用数字化平台整合会员数据,赋能精准营销和端到端服务,构建自有流量生态系统。此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实现了运营自动化,并提供智能房间和非接触式服务等场景化体验,从而显著提高效率和客户保留率。该等能力一般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深厚的行业知识以及海量数据积累,新入局者短期内难以复制该等闭环系统。

而在欧洲市场,老化的基础设施,加上客人对增强体验和运营效率的需求,翻新正成为欧洲酒店市场的主要趋势。

锦江酒店最开始披露港股上市计划的时候,偿还银行贷款的目的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点。不过,从招股书来看,近年来,其负债率正在下降。资产负债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8.15%下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3.43%,主要由于偿还贷款及借款导致借款及租赁负债减少。

与此同时,境外酒店经营也有显著复苏迹象。2024年,锦江酒店境外有限服务型酒店RevPAR(每间可供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达2019年度的112.27%,较2023年度增长0.35%,旗下签约酒店分布于境外55个国家或地区。

中航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尽管卢浮集团仍处亏损状态,但公司持续推进债务重组、组织架构优化,并加强“品牌+管理”输出能力。2024年境外酒店重心逐步向轻资产过渡。海外资产结构重整,盈利修复有望加速兑现。

不过,业绩方面面临的挑战犹在。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锦江酒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3.10亿元、146.49亿元和140.63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266亿元、10.02亿元、9.1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进一步下滑,净利润仅3601.21万元,同比降幅达81%。

在招股书中,锦江酒店还谈到了区域布局方向和品牌策略。其称,在稳步提升一线和二线城市影响力的同时,也瞄准酒店连锁渗透率低、需求未饱和的低线城市和县级地区。品牌战略上,将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并以中高端及以上酒店品牌为重点:在中端酒店市场细分领域,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扩展酒店网络,并继续提高中端酒店的盈利能力;在经济型酒店细分市场,提升现有酒店品牌的产品质量,并进一步拓展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