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中国轻纺城凭什么领跑全球纺织专业市场?
王利/文
从一条“河边布街”到万商云集的国际纺都,作为浙江省改革开放的“金名片”,中国轻纺城不仅是绍兴柯桥的产业之基与立城之本,更是中国纺织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支点。如今的中国轻纺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类最全的纺织品专业市场,销售网络遍布206个国家和地区。那么,中国轻纺城凭什么领跑全球纺织专业市场?
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市场观察》栏目,以“全球纺织产业坐标中的市场样本”为观察视角,先后深入中国轻纺城坯布市场、北市场、北联市场、东市场、联合市场、服装服饰市场一线,通过与市场负责人、经营户面对面沟通交流,进行产业链深度解构与市场生态全景扫描,解码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的中国轻纺城市场方案。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便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轻纺城依然保持着蓬勃的活力,呈现供销两旺的繁荣景象。探究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正是多年来中国轻纺城市场充分依托柯桥纺织产业集聚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全球布局,积极引导市场经营户不断创新,加速将纺织市场、纺织产业、纺织科创“三大优势”转化为“三个高地”的生动体现。
集聚化升级:
建强从“丝”到“衣”全产业链
从一根丝、一匹布到一件衣,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是中国轻纺城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轻纺城市场总面积达390万平方米,单体市场交易区25个,每年大概全球四分之一的面料在纺城交易。从上游的聚酯纤维、化纤原料,到中游的织造、染整,再到下游的服装、家纺,中国轻纺城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产销体系,成为全球纺织产业链的重要枢纽。
产业发展,源头先行。作为国内举足轻重的轻纺原料集散地,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汇聚了上千家优质纤维纱线供应商。这里不仅有常规的棉麻毛丝等传统原料,更不乏莱赛尔、竹纤维、石墨烯、再生纤维等各类新型材料,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为鼓励具有创新能力和原创意识的经营户从纤维源头进行革新,中国轻纺城纺织新材料中心落户市场核心区域,引入兴发化纤、太极石股份、丰原生物、永荣锦江、三联新材料等国内化纤领军企业,为经营户的产品设计研发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料,作为中国轻纺城提升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核心纽带。在中国轻纺城的25个实体市场中,面料市场占据了绝大多数,且每个市场都各具特色。中国轻纺城坯布市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坯布织造厂家,为面料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国轻纺城东市场犹如行业的“清北”之地,有着“中国时尚女装面料第一站”的行业地位;中国轻纺城北市场是柯桥区占地面积最大、营业房最多的单体市场,经营品类丰富多样,市场业态多元,是国内知名的高品质现货市场……这些面料市场优势互补,共同铸就了中国轻纺城“面料王国”的美誉。
然而,中国轻纺城也曾面临“恨布不成衣”的发展困境。近年来,随着时尚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轻纺城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设计人才,实现了从单纯的“面料供应”向“时尚价值链”的成功转型。去年7 月,中国轻纺城首个全球成衣选品中心“梵诗优品”盛大开业,巧妙融合了“柯桥面料、深圳设计、杭州直播”三大板块的优势,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装供应链平台,充分展示了中国轻纺城在时尚创意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强大实力。
精细化服务:
在存量的基础上做优发展新增量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近年来,中国轻纺城聚焦“一市一特色”的战略定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精细化服务和细分化布局,推进市场软硬件提升,重塑实体市场优势,从而盘活市场存量,做优发展增量,积极打造现代化新型专业市场。
在全国各大纺织专业市场纷纷打响招商隆市保卫战之际,中国轻纺城坯布市场却交出了2389间营业房100%出租率的亮眼答卷。“一房难求”的火爆现象背后,是坯布市场以“硬环境+软服务”双提升、“空间重构+流量再造”双突破的创新实践成果。从厕所改造、电梯增设、停车系统优化到市场培训、线上新品发布会、展示贸易洽谈区打造,坯布市场不断细化市场服务的颗粒度,构建起“体验可量化、服务可感知”的全周期服务生态。
当数字化浪潮呼啸而来,中国轻纺城积极推动管理、交易、物流、仓储、生产“五脑”融合。各大市场也纷纷顺应潮流,不仅通过“布行天下”系列对接活动拓宽经营户营销渠道,还积极探索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体“留”量。中国轻纺城服装服饰市场目前已建成规模近4万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今年上半年基地累计销售额已达2.4亿元;中国轻纺城北联市场积极打造集成品展示、电商直播、国际贸易、展会对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成品窗帘展贸区,高标运营“帘想家”线上窗帘交易平台,打通市场C端和小B端窗帘供应链。
为构建每个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中国轻纺城坚持精准施策,挖掘每个市场的亮点,通过打造市场专营区,推动市场业态“蝶变”升级。在已有的北市场蕾丝网布专营区、东升路市场毛纺面料专营区和男装/裤装专营区、联合市场精品服装面料展示洽谈专营区、天汇市场绣品花边专营区等诸多专营区基础上,今年东升路市场的户外功能面料专营区正式开业,联合市场新增麻类面料专区,北市场的绒布面料专营区试营业,引导同类型面料形成集聚优势。
同时,结合“水韵纺都”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建设,中国轻纺城积极推动传统市场升级为文商旅产一体的创新综合体和文化新地标,实现市场交易区“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系统重塑”。位于浙东古运河沿线的东市场、北市场、北联市场、东升路市场、联合市场作为该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进“水韵纺都”驿站、改造周边环境、举办国风新品发布会等有力举措,重点打造纺织文化和商业休闲相结合的特色节点,使市场风貌焕然一新,绽放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魅力。
全球化布局:
向着“世界级大市场”稳步迈进
作为建设“世界级大市场”的主阵地、柯桥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龙头引擎,近年来,中国轻纺城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通过深入实施“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构建高效物流体系、加快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实践等举措,进一步放大国际贸易优势,全力构筑“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节点。
从北部丹东到南部深圳,从欧美到“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计划深入国内外主要纺织产业集群,推动柯桥纺织企业实现了与全球市场的深度对接。今年以来,“丝路柯桥·布满全球”产业精准对接会,不仅走进山东济南、江西南昌、湖南长沙、河南郑州等国内纺织产业集群,还深入印尼、越南等多个国家,促成数百家柯桥面料企业与下游服装品牌实现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供应链匹配难题,打通国内国际产业双循环。
海外服务网络是柯桥面料走向世界的“隐形高速公路”。近年来,中国轻纺城积极构建“海外站、海外馆、海外仓”三位一体的国际贸易新体系,畅通对外开放渠道。2025年,中国轻纺城新设立俄罗斯站、土耳其站等3个海外站,并在缅甸、土耳其等国落地9家企业海外仓。同时,中国轻纺城积极构建高效物流体系,继“中欧班列”柯桥号之后,今年8月“柯新亚”跨境专线迎来首发,畅达亚欧纺织贸易大通道,提升全球流通能力。
在巩固国际贸易优势的基础上,中国轻纺城一方面通过高标准举办世界布商大会、柯桥国际纺博会和柯桥时尚周,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要素,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国际时尚潮流,引领柯桥纺企从幕后走向台前,提升时尚话语权。在今年的米兰时装周“柯桥日”上,利国泰、米尚纺织、璞兴纺织、易灿纺织等众多市场经营户纷纷登上国际时尚舞台,联袂展示“国际纺都”的时尚引领力。
基于对中国轻纺城的深度观察,可以发现:中国轻纺城从未局限于一个静态的交易场所,而是有机的生命体,在不断进化中重构专业市场的内涵。集聚化升级让其产业链完备且富有活力和创新动力;精细化服务则深耕营商环境、优化软硬条件,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全球化布局更是让中国轻纺城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国轻纺城的创新实践证明,传统专业市场不仅能穿越周期,更能构筑起难以复制的动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