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加码布局原粮基地建设

http://ddx.gubit.cn  2023-08-08 07:09  山西汾酒(600809)公司分析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曹英

  李晓玉

  当前,中国白酒已经进入了“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发展阶段。原粮是白酒品质的起点,作为酿酒的第一个环节,加码布局原粮基地建设已成为国内众多头部酒企的重大发展战略,包括汾酒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将原粮基地定义为“第一车间”。

  《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中国白酒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品种和品质直接与原料质量有关。据不完全统计,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国台酒业、劲酒等都在建设酿酒原粮基地。

  好酒是种出来的。2011年,汾酒提出原粮基地建设战略,相关筹备工作顺势展开。2012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原粮基地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由专人专职建设汾酒原粮基地,旨在以原粮基地建设为重点,充分保障汾酒原粮的有效供给,不断拓展原粮品种,塑造原粮品牌,在夯实有机生态汾酒品质的根基之际,进一步为该集团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酒业应该遵循‘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的长期主义品质路线,践行极致酿造。”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曾表示,“品质永远是生命线,消费者永远是阅卷人,我们永远是答题人,我们必须将‘最美’的白酒一如既往地奉献给消费者,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长周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原粮基地选址上,汾酒以北纬36度-45度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范围,行程数万公里,分别有针对性地确定了适宜高粱、小麦、豌豆生产的优质原粮产区。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间,汾酒相继在山西、河北、吉林、内蒙古、甘肃等地规划建设原粮版图,截至目前,总规模已达130万亩以上。

  近年来,汾酒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原粮供应稳定,品质稳步提升,打造国内一流的酿酒原粮种植基地,是汾酒靶向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们深知,一粒种子在清香汾酒的诞生以及汾酒文化的延绵上,扮演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角色。”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在“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全国主流媒体(豌豆)基地行”活动上如是说。

  “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技为酒之魂”,这是酿得一瓶美酒的不二法门。从自建原粮基地,到制定“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的目标,汾酒从源头开始,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把控原粮品质,积极推进酿酒原粮种植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

  一直以来,汾酒不仅高度重视种植基地的科学选址,还高度重视酿酒原粮品种的选育工作。

  2013年,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并适宜汾酒酿造的高粱品种汾酒1号、2号、3号;2015年选育了适宜东北区域种植高粱品种“汾酒9号”;2022年,针对汾酒高档产品,选育了“汾粱30”“汾麦30”,并于2022年“走进第一车间”活动中进行了命名;在2023年“走进第一车间”活动中,汾酒分别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签署了汾酒原粮和大麦产业技术研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大育种联合攻关力度,为选择更适合酿酒的原粮品种赋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酒业的芯片,没有地道的原料就酿不出上乘的美酒。现如今传统白酒面临着巨大生态环境变化和原粮保供的重大挑战。讲好汾酒故事,要注入现代元素,插上科技的质保,未来我们将与汾酒携手在种子改良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打造好汾酒的芯片。”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表示。

  汾酒总工程师韩英介绍,麻豌豆是制造汾酒大曲重要原料,更是汾酒的特色原料。麻豌豆是豌豆类别中的稀有品种,经过发酵转化,其独特的气味和风骨,造就了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饮后有余香”的典型特征。

  “从最初认证的几万亩绿色基地,到现在百万亩的绿色基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汾酒绿色发展产业链全过程管控,完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更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目前汾酒的百万亩绿色基地,已经成为汾酒第一车间亮丽的名片。”汾酒原粮公司负责人赵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