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http://ddx.gubit.cn  2023-10-17 05:09  山西汾酒(600809)公司分析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讯苗锋记者郭建军报道近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介绍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

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今年初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将其作为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12个重大课题之一,7月份山西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将其作为加快全省转型发展持续夯实基础支撑的六大支撑之一,为全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主要目标。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功能县城,大力实施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就业富民拉动效应明显的特色专业镇。2022年首批确定杏花村汾酒、定襄法兰、太谷玛钢等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并同步确定了云州黄花、晋源花卉、潞城碳基材料等82个市级专业镇。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培育100个乡村e镇,全面构筑山西“数商兴农”新优势。打造集生产、加工、设计、营销、培训和直播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吸引电商企业入驻经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打造重点链、唱好融合戏”,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聚焦粮菜牛羊等20类单品全产业链,按照主体建链、强镇固链、县级组链、省市集链思路,建设小麦、杂粮、肉羊等重点产业链。

二是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统筹协调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全面开展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攻坚行动,2023年1~9月,全省县城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06个,完成县城雨污分流改造438公里,县城市政道路新建改造已开工419公里。

首次将县城纳入省级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申报范围,阳城、洪洞、绛县3个县城成功入选。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与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以扩大县城交通基础设施延伸乡村覆盖能力为基础,推进“四好农村路”路网延伸、提档升级、融合发展、消危平安、旅游公路建设提速等5项工程。

截至2022年底,山西全省91个县(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1万公里,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的83.5%。其中,高速公路4575公里,普通国省道10465公里,农村公路10.6万公里。91个县(市)中,86个县(市)实现了通高速。普通国省道县(市)覆盖率达100%、乡镇覆盖率达到74%。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单村供水标准化和应急供水精准化,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目前,山西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95.1%、32%、97.5%。根据国家疾控部门2022年抽检数据,山西省水质监测水样总体达标率为87.9%,位于全国前列。

三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逐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完善教育体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加快完善区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

四是全面推进环境设施提级扩能,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城乡统筹、共建共用,以城带乡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编制完成《山西省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年修订)》。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29个县(市)通过共建共享方式实现了焚烧处理,剩余62个县(市)在未来五年内分阶段实施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