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首发项目撤否率位居头部券商前列

http://ddx.gubit.cn  2023-09-04 20:00  海通证券(600837)公司分析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彭晨雨

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彭晨雨

编辑|孙一鸣

8月30日晚间,身为头部券商的海通证券(600837.SH)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海通证券曾连续多年业绩位列券商前三甲,但2022年,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同比大幅下滑,营收与净利润排名陡然跌出前五。2023年上半年,虽然其营收同比上升40.18%,但净利润仍同比下滑19.51%,呈增收不增利态势。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近年来,海通证券因合规问题屡次被罚,还曾因IPO保荐项目多次“一查就撤”遭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其投行业务执业质量存疑。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3年初至8月31日,海通证券共有14家IPO企业撤回申请或被终止审查,终止撤否率(包括终止审查、撤回材料、上会被否)为14%,在首发保荐项目数量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位列第二。今年上半年,其投行业务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此外,2022年,海通证券的境外业务出现巨额亏损,今年上半年仍延续亏损状态。

境外业务未扭亏,投行业务失色

业绩层面上,最近一年半,海通证券的表现并不尽人意。

从境外业务看,海通证券主要通过海通国际(00665.HK)开展境外业务,并将海通国际作为开展境外投行业务的平台。

财报数据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海通国际的净利润分别为19.32亿港元、3.01亿港元、-53.40亿港元、-2.72亿港元。可见,海通国际的盈利自2021年开始恶化,2022年一度巨亏逾53亿港元,至今仍未扭亏为盈。

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海通证券财务总监张信军介绍,海通国际2022年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共三点,一是因香港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募资金额和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量下降,佣金和费类收入下降52.6%至15.4亿港元;二是投资亏损,包括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相关损失约达34.4亿港元,以及因相关投资估值随可比公司市值及底层资产状况下跌,导致私募债权与股权投资和另类投资相关的公平值损失达16.5亿港元;三是减值15.9亿港元,系因抵押品市场价格或估值下调计提信用减值。

由于业绩表现不佳,今年以来,海通国际在二级市场上已沦落为“仙股”,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股。截至9月1日收盘,海通国际报0.63港元/股。

需注意的是,海通国际2022年业绩巨亏还拖累了母公司海通证券的业绩

年报显示,2022年度,海通证券的境外业务业绩由盈转亏,当年营业收入为26.21亿元,同比减少70.87%;毛利率为-145.73%,同比减少165.36个百分点;净利润为-38.21亿元,同比减少316.24%。

受此影响,2022年,海通证券实现营收259.48亿元,同比减少39.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45亿元,同比减少48.97%。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同比大幅下滑,也使得海通证券的业绩在近十年来首次跌出行业前五

除境外业务之外,海通证券的核心业务——投行业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通证券投行业务实现收入21.45亿元,同比减少14.59%,营收占比同比下滑7.77个百分点至12.64%;投行业务净利润为8.43亿元,同比减少1.45亿元;投行业务毛利率为39.31%,同比减少0.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以来,海通证券对高管团队及组织架构进行了较大调整

2022年7月,海通证券大幅调整公司组织架构,包括设立机构销售部、财富管理总部、金融产品部、衍生产品与交易部、数字金融部、私人银行部;调整企业金融部职能;撤销零售与网络金融部、财富管理中心、柜台市场部、机构与国际业务部。

根据今年3月17日公告,林涌辞去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职务,保留海通国际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董事总经理、执行总裁职务。

根据今年6月30日公告,海通证券的高管团队再次发生变动。具体来看,副总经理从原来的3人扩充为5人,总经理助理则从4人减少为2人。

其中,海通证券聘请姜诚君、潘光韬、张信军为公司新任副总经理。与此同时,姜诚君不再担任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等职务;潘光韬不再担任总经理助理职务。

“一查就撤”遭上交所监管警示,终止撤否率高达14%

在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券商等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也被进一步压实。而作为老牌头部券商的海通证券,保荐业务内控薄弱似乎也成了其业绩下滑外的另一大难题。

2023年6月16日,上交所官网正式公布了《关于对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下称“《监管警示决定》”)。

《监管警示决定》显示,因海通证券在科创板IPO项目保荐工作中存在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上交所决定予以其监管警示。这是上交所针对投行执业质量的首例监管警示处罚。

此次监管警示主要涉及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强新材”)、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峰医疗”)、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治臻股份”)三家科创板IPO企业项目。

2023年3月29日,惠强新材向上交所提交了首轮问询回复文件,不到一个月时间,2023年4月19日,其又主动提交了科创板上市材料撤回申请。

据《监管警示决定》显示,在惠强新材IPO项目中,海通证券作为保荐人,存在对“重要审核问询问题选择性漏答”和“重点事项核查不到位”的问题

不仅如此,上交所还认为,海通证券作为保荐人本应当对惠强新材作出的解释说明进行核查,并相应修改问询回复,但海通证券仅对转让程序的合规性以及转让价格的合理性、公允性发表肯定意见,相关核查工作不到位。

明峰医疗于2022年6月29日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同年12月7日,明峰医疗主动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监管警示决定》显示,对于明峰医疗IPO项目,海通证券在收入确认、存货、采购成本、资金流水多个方面存在核查不充分、不到位的情况,且在工作流程与细节上还存在大量不合规的现象。

治臻股份于2022年6月30日向上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同年12月21日,治臻股份主动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据《监管警示决定》,上交所认为海通证券在对治臻股份IPO的保荐过程中,存在“采购成本核查不到位”和“研发费用核查不到位”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在《监管警示决定》中明确点出了海通证券存在“一查就撤”问题:发行上市审核期间,在对上述3个项目发出《保荐业务现场督导通知书》后,实施现场督导前,海通证券均撤销了项目保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发行人经营状况及其面临风险和问题的相关尽职调查工作不够充分,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不够扎实。

除此之外,上交所还直指海通证券保荐业务内部质量控制存在薄弱环节。

上交所在《监管警示决定》中表示,在执业质量现场督导中,海通证券在保荐业务内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投行质控、内核部门项目风险识别不足以及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项目底稿验收与归档管理不到位、质控部门现场核查有效性不足等薄弱环节。

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从首发情况来看,2023年初至8月31日,在首发保荐家数排名前十的券商中,海通证券的终止撤否率为14%,排名第二。

其中,海通证券保荐的100家首发企业中,有13家IPO企业撤回材料,1家IPO企业被终止审查,共计14家企业终止IPO,数量在首发保荐家数排名前十的券商中排名第二。

除了IPO项目外,近两年来海通证券在投资顾问、新三板挂牌企业持续督导、子公司管理等方面也是问题频出。

在投资顾问、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方面,2021年3月,因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在永煤债实质违约事件中出现违规,监管部门认为海通证券合规风控机制存在缺失。因此,海通证券被责令12个月内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海通资管被责令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相关业务责任人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年等监管措施。

在持续督导方面,2022年1月,全国股转公司给予海通证券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认定其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度,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2022年8月,上海证监局指出海通证券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持续督导业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问题,责令其改正。

在子公司管理方面,2022年6月,证监会认定海通证券在境外子公司规范整改过程中,存在境外子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完毕备案程序、境外经营机构股权架构梳理及整改方案制定工作不认真、存在重大错漏等情况,对海通证券责令改正并对其高管进行约谈。2022年9月,上海证监局出具《关于对海通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沪证监决〔2022〕173号),认定海通证券存在未按期完成子公司组织架构整改等事项,涉及未整改事项多,整改进度缓慢,反映出公司合规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不足、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上海证监局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再次落选券商“白名单”,创新业务发展或受掣肘

从上述罚单可以看出,“合规”、“内控”成为处罚中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或因如此,海通证券的分类评级与执业质量结果均受到影响。

在证监会公布的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海通证券的评级由2020年的AA级连降两级至BBB级;而在中证协公布的2022年券商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结果中,海通证券也仅被评定为B级。

评级对证券公司的发展颇为重要,评级结果反映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等与其他业务活动相适应的整体状况。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数据,海通证券合规质量扣分达到18.33分,扣分值位居榜首。2022年度执业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海通证券合规质量扣分达到12分,所扣分值仍位于行业前列。

此外,海通证券还再次与“白名单”失之交臂。

设置“白名单”目的是为落实分类监管要求,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有效性,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白名单”内的券商并不固定,每年有进有出,证监会把一批治理运作规范、合规风控水平较高的公司纳入,及时调出被行政处罚或被采取重大监管措施的公司。

2023年6月21日,证监会公布了最新一期证券公司“白名单”,海通证券未能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2022年总资产排名的前十大券商中,除海通证券外,其余9家券商都在“白名单”内或曾进入过“白名单”而身为头部券商之一的海通证券,却从未能跻身“白名单”。

入选“白名单”的券商能享受到诸多政策倾斜。具体包括:对纳入“白名单”的券商,取消发行永续次级债和为境外子公司发债提供担保承诺,取消为境外子公司增资或提供融资的监管意见书要求,不受理未纳入“白名单”公司的创新试点类业务申请

当前,在经纪、投行等传统业务上,行业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为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券商逐渐发力衍生品、基金投顾等创新业务,而未能入选白名单或对海通证券的创新业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

1. 《海通证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上交所官网

2. 《海通证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交所官网

(全文4435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