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科技内斗继续!二股东第3次提名非独董失败
同济科技“过不了”的议案,终于通过部分,但仍有4项被否!
同济科技的二股东量鼎实业,对公司发展不满已久,多次提案选举参与董事会未果,引发了与大股东同杨实业的“极限拉扯”。易简财经曾撰写过《征集投票权对抗大股东!同济科技内斗升级》《上交所发函!同济科技内斗升级,17项议案全部被否》。
其内斗还引发过上交所的关注,时隔3个月,“战火”还在持续。
4项议案被否,矛盾未解
10月12日,同济科技举办了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了19项议案。
其中有17项,是此前以量鼎实业为首投出反对票,导致全部不通过的议案。此事曾引来上交所发来监管函。
具体包括:《2022董事会工作报告》《2022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等。
还有2项,是选举周科轩、徐正光成为非独立董事的议案。
这是量鼎实业此前提出罢免董事监事,重新选举的提案内容,被公司监事多次拒绝。此次它们能被审议,可见两大股东达成功一定“和解”。
不过,这次会议结果并不圆满,仅15项议案通过,包括量鼎实业提名非独立董事在内的4项议案被否决。
这意味着,量鼎实业第三次提名非独立董事失败。
据媒体消息,两大股东代表还在会场上交锋。
量鼎实业派来的代表不时敲击桌板,并抛出诸多诘问:“为何本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除公司章程相关议案做了部分修改之外,其他一概未有改变?公司这样的做法在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同济科技总经理骆君君对这些质疑逐一回应,并呼吁道:“公司一直欢迎股东对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也希望股东在做决定时要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维护公司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利益。股东还是要沟通合作尽快达成共识。”
而同济科技董事长余翔在会上强调,“协商是王道,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上半年业绩增长翻倍,仍不及“巅峰期”
量鼎实业不满同济科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业绩已经连续3年下滑。
特别是2022年,实现营收39.4亿元,同比下降35.7%;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39%。

来源:wind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建设及监理咨询、房地产业、环境保护行业三类。其中,第一大收入来源是工程建设及监理咨询,去年营收下滑17%,房地产业收入更是腰斩。
进入2023年,同济科技业绩回弹明显,上半年实现营收30.5亿元,同比增长165.6%;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146.8%。新签合同额25.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1%
但这仍不及历史最高的水平——2021年同期营收32.8亿元,归母净利3.3亿元。
股价方面,截至今日,同济科技下跌3.16%,报收9.2元/股,市值约57.5亿元。
在投资者平台上,有人评论:“大股东“打架”的票都碰不得!”看来,同济科技持续的内斗也让股民身心俱疲。
至于同济科技这场“持久战”接下来如何发展,易简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