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集团召开招商工作会议:全员发动、全面突破 形成大抓招商、共抓招商局面

查股网  2025-02-19 15:37  上海临港(600848)个股分析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2月19日,上海临港集团召开招商工作会议,动员集团上下把全年工作重心转到招商去化上来,举全集团之力,形成大抓招商、大推招商的局面,推动集团招商工作迈上新台阶。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临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翁恺宁主持。

  作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重点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参与者和一流园区创新生态的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临港集团正从大规模开发建设进入以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运营服务为主的新阶段。当前,无论是完成上海赋予的功能使命,还是应对集团发展的压力挑战,招商引资都是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临港集团专门出台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建立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重大项目专班,设立招商管理部,形成全年招商引资计划目标和“一企一策”考核方案,以改革思维加强体系化能力建设,加大招商引资统筹力度,提升招商服务工作效能。

  于勇表示,临港集团必须要全员发动、全面突破,尽快将40%以上人力资源向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线集中。

  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运转更顺畅、力量更整合、协同更紧密、联动更高效的招商工作体系。形成统筹协调的工作体系,推动集团跨层级、跨部门、跨平台协作,形成年部署、季考核、月调度、周协调的调动机制。关键是发挥牵头抓总、一线指挥、靠前作战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工业、大项目,缩短决策链条,减少中间层级、畅通项目信息、提高反应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形成力量配置的工作体系,推动更多精锐力量向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集聚。集团层面将统筹最优秀的招商人员,打造招商服务的尖刀排、建立产业谈判的专业组。全集团加快将人力资源向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线集中,更加注重在招商服务的一线考察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打造成长成才的最佳平台。形成前后贯通的工作体系,发挥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的作用,招商前道强化服务集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菜单式服务。服务后道强化存量服务,及时解决企业诉求,定期联络感情,加大安商稳商,抓好以商招商。形成政企协同的工作体系,积极融入市区招商工作体系,在战略、力量、机制等层面强化政企协同,共同招引大企业、大项目、大外资,做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规模。形成考核激励的工作体系,压实责任链条,把任务指标分解到部门、到团队、到个人。建立“赛马”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半年一评议、全年大总结”制度。坚持压力与激励并重,落实“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三能机制。

  临港集团参照市区两级招商考核一体化办法,优化招商考核指标。其中,总量指标围绕推动产业发展和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提出载体招商企业数量1000家左右,同比增幅不低于20%;引入市区两级重点及重特大项目数不低于20个。分类指标包括招大引强、产业发展、安商稳商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

  会议提出,要着力提升四个方面的专业化招商能力。一是提升产业辨识能力。坚持白天看项目、晚上做研究,看懂技术逻辑、产业逻辑、商业逻辑,学会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精准招商。二是提升渠道拓展能力。梳理产业链、会展、场景、企业、资源等多元化招商渠道,集团领导带头拓展,招商人员主动出击,各类平台积极发掘项目。三是提升专业招商能力。强化客户思维、乙方思维,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锤炼专业谈判本领,增强专业接待能力,赢得企业和投资方的信任。四是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充分打开集团体系内的资源,共同服务招商去化,不断强化整体效应、规模效应、平台效应。

  会上,临港集团副总裁龚伟作年度工作部署。集团与园区各平台公司、专业服务公司和基金公司签署了招商工作目标责任书,集团招商管理部和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分别汇报开展招商工作的思路和打算,临港新片区公司、产业区公司和漕河泾管理公司分别作交流发言。

  2024年,临港集团运营管理园区汇聚中外企业2万余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6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42家,均占全市1/7左右,20家科技企业上榜全球独角兽,占全市的30%;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50亿元,园区企业营业收入1.97万亿元,上缴税金总额5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