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老二”中炬高新深陷内斗旋涡,八年控制权拉锯战如何收场?

http://ddx.gubit.cn  2023-07-25 16:22  中炬高新(600872)公司分析

转自:桔子财经

记者 王赟

“酱油第二股”中炬高新(600872.SH),因其错综复杂的人事变动和控制权之争,本周再被架上烧烤架烤得滋滋响。

究竟发生了什么?

自国资股东火炬集团7月初发起罢免以来,中炬高新气氛就开始紧张,另一股东宝能集团实名举报反击,更换多名高管以谋求话语权,其实控人姚振华等人还试图进入中炬高新,但被拒。

7月24日,中炬高新股东会如期落地:国资上位,宝能出局。但,中炬高新控制权之争却并未就此收场。

8年争权战,酱油“老二”股价跌回五年前

很多人不知道中炬高新,但知道厨邦酱油,后者便是中炬高新的酱油品牌。在酱油市场,1995年上市的中炬高新仅次于海天味业,位列行业第二,也被外界称为“酱油第二股”。

不过,与海天味业2500亿元的市值相比,中炬高新的市值要小得多。7月25日,中炬高新股价36.17元,市值284.07亿元。

数据显示,中炬高新股价于2020年9月3日达到历史高位,最高报收82.7元/股。当下股价较最高点已经跌去了60%,股价重新回到了2019年初。

去年,中炬高新亏损了,当时,那是中炬高新自成立30年来的首次亏损。

根据7月15日发布的2023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炬高新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2亿元至-14.9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7.05亿元至 18.05亿元,同比下降544.73%至576.68%。

近期中炬高新的内斗的股东双方,分别是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与其背后控股股东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宝能系”资本;以及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有限公司、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等“火炬系”资本。

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炬高新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股东——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15年,姚振华带领“宝能系”参与中炬高新定增,并于2019年成为中炬高新实际控制人,国资股东则退居二线。2019年,双方就是否剥离中炬高新地产业务平台出现分歧。近几年,国资股东与“宝能系”股东的矛盾更是时有发生。

自2022年开始,随着“宝能系”债务危机浮现,“宝能系”成员中山润田所持的中炬高新股票陆续被动减持,国资股东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则趁机通过司法竞拍、证券交易买入等方式不断增持股票,截至目前,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权已经大幅超过中山润田,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

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宝能系”董事被罢免

先是会前宝能意图先发制人,7月24日上午,宝能官网以中炬高新的名义发决议公告称,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3年7月24日以通讯的方式召开,拟由公司发布公告取消7月24日临时股东会,待诉讼相关事项落定后再行召开。

然而,会议如期。不过,现场记者都在捕捉前几日网络热传的“姚振华在中炬高新门口被拒”视频中的相似身影,未果。经记者确认,姚振华以及董事长何华等宝能系董事均未出席。

7月24日下午,中炬高新临时股东大会在中山市火炬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值得一提的是,火炬国际会展中心,是火炬集团自家“地盘”,由火炬集团控股股东中山火炬公有资产经营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运营。

经股东大会投票,罢免何华、黄炜、曹建军和周艳梅四位“宝能系”董事的议案通过,另增补四位董事的议案通过三个。公司董事会席位基本由“火炬系”占据。同日公司以现场方式召开中炬高新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免去田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免去孔令云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免去秦君雪副总经理的议案。同时,董事会成立执行委员会。

这是中炬高新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也被业内认为是“宝火之争”的关键一役。

当日,上交所发布关于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信息披露事项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一般股东,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当晚,中炬高新发公告称,已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同是当晚,宝能集团场外回击,宝能官网挂出一则署名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的《声明》,声明指,鉴于2023年7月24日上午,中炬高新第十次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已通过重要决议:取消2023年7月24日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现郑重声明如下:一、火炬集团组织的7月24日临时股东大会违法违规,会议无效。二、原有董事将继续履职。三、中山润田将继续推进法律诉讼等工作。

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就中炬高新股东大会发表法律意见,该律所认为,公司本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大会规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人员和召集人的资格合法有效;本次股东大会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宝能系总经理,上任五天后辞职

7月23日晚,中炬高新发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7月22日收到邓祖明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邓祖明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邓祖明将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宝能系”的邓祖明是在7月17日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的,在职仅仅5天。聘任邓祖明为总经理的同时并聘任孔令云、秦君雪为副总经理。

在收到邓祖明的辞职报告前一日,7月21日晚,中炬高新公告称,7月20日、21日董事会召开两场会议,审议通过免去李建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聘任田秋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聘任副总经理孔令云为财务负责人的议案。

此前的7月19日,中炬高新发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7月18日收到邹卫东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邹卫东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及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邹卫东将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也是7月19日,仍为实控人的姚振华前往中炬高新总部调研生产经营情况被拒之门外。

困于内斗,调味品百亿营收的目标更悬了

其实7月初,“宝能系”与“火炬系”双方的矛盾就开始白热化。

7月7日晚间,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经火炬集团发起、监事会召集,中炬高新拟召开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罢免四名“宝能系”董事的议案。

7月12日,中山润田发起反击,在宝能集团官网发布声明书,举报火炬集团等相关方围绕20年前中炬高新的三起土地使用权虚假交易的诉讼,涉嫌虚假诉讼和操纵证券,导致中炬高新及股东、广大投资者约500亿元巨额经济损失。同日,“火炬系”否认存在虚假诉讼事实、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并表示监事会召集股东大会程序合法合规。

隔日,7月14日,中山润田再次发表声明,一连八问,对“火炬系”上述声明进行驳斥,直指对方“到底还在上市公司埋了多少雷?”、“难道要重施20多年前无法无天、左右手交易的故伎?”、“天理何在?”、“良知何在?”

7月15日,中炬高新发布了2023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不过公告内容显示,其调味品业务营业收入取得增长,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并且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美味鲜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上升10.41%。

中炬高新的业务较为多元,包括调味食品、园区运营及城市开发等。其中它旗下的调味品公司美味鲜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的九成以上,市面上常见的“厨邦”,“美味鲜”都是这家公司的品牌。

但是,过去3年,中炬高新子公司美味鲜的营收始终徘徊在50亿元以下。这也意味着中炬高新此前立下的“双百”目标难以实现。

来看下中炬高新的“双百”目标,时间为2019-2023年,公司计划用5年的时间按照3步走发展战略,以内生式发展为主,发展壮大调味品主业,以外延式发展为辅,开展兼并收购,通过内外并举的措施,实现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内生式发展目标80亿元,外延式发展目标20亿元),年产销量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

记得2021年3月的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时任董秘的邹卫东还表示董事会对于“双百”目标没有改变,并预计未来3年增长速度将呈前低后高的态势。不过,如上文述,这个7月,邹卫东已经离职了。

现在,随着“宝能系”与“火炬系”内斗的激化,恐怕百亿营收的目标会更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