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美讯遭证监会立案:曾多次信披违规 业绩低迷“保壳”压力大

查股网  2023-12-08 13:48  ST美讯(600898)个股分析

本报记者 赵彬彬

12月7日,ST美讯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遭到证监会立案。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美讯证券部时,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记者注意到,公司曾多次因信披违规被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同时,公司前述相关人士坦言,从目前的财务指标上来看,公司未来需要改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净资产等指标,“保壳”压力较大。

信息披露多次违规

ST美讯本次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有迹可循。记者梳理发现,公司此前信息披露多次违规,公司及相关高管也受到交易所的相应处罚。

比如,在与江西兴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兴泰”)的买卖合同纠纷中,公司信披就存在违规。2022年9月23日,公司披露诉讼进展公告时称,江西兴泰与公司全资子公司京美电子自愿达成调解。但后续由于京美电子未能在约定期限2023年3月31日前支付库存成品货款,江西兴泰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7月14日,京美电子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资金345.08万元被法院强制划转。公司在2023年7月28日才披露了上述进展。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信息披露不能虎头蛇尾,对于已披露的重大诉讼,后续该诉讼案件的重大进展上市公司仍需及时公告。重大进展包括诉讼金额、诉讼主体的重大变化,也包括判决、调解、司法查封、司法划转等进展。”

此外,2023年4月份,上海航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因与京美电子存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5月17日,京美电子收到《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冻结京美电子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资金57.57万元。上述事项发生后,公司直到7月28日才对外披露,延迟披露超2个月。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认为,募集资金用途必须根据招股说明书约定使用,如果用途发生改变,必须通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即使是被动用作其他用途,也应该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按照目前的监管规则以及上市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在两个交易日内披露案件的重大进展,逾期披露的即涉嫌构成虚假陈述。”王智斌表示。

正是因为“募集资金账户冻结事项披露不及时、诉讼事项进展披露不及时”,今年8月23日,上交所对ST美讯及时任财务总监郭晨(代行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此外,2023年4月29日、2023年6月28日,ST美讯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及追溯调整。由于此次更正和调整,导致公司2021年年报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调减了3953万元、3871万元、1961万元、1771万元和1961万元,分别占更正后金额的20.15%、20.93%、32.90%、2.94%、17.82%,也导致了公司2022年的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总资产和净资产出现不同幅度调减。

由于多期定期报告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今年9月26日,ST美讯及时任董事长宋林林、时任总经理宋火红、时任财务总监郭晨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

业绩低迷“保壳”压力大

除了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外,如何“保壳”也是摆在ST美讯面前的一道难题。

ST美讯主营业务为移动智能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近年来,公司经营状况不佳。2018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

2023年以来,消费电子领域延续低迷态势,传统智能终端加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这导致公司制造业务订单不足,业务规模缩减,产生经营面临更大压力。

公司三季报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7.2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4873.85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58.93万元。

ST美讯表示,若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2023年度期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在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公司证券部前述人士表示,公司未来需要改善营收、利润和净资产水平,“保壳”压力大。

此外,公司还面临着多起诉讼、仲裁事项。公告显示,2023年5月16日至11月28日,公司新增单笔30万元以上的诉讼、仲裁12件,单笔30万元以下的被动诉讼、仲裁19件,累计发生金额合计918.87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41%。

其中,有多起诉讼、仲裁涉及劳动合同纠纷。对此,公司前述人士表示,今年由于行业不景气,公司对人员进行了优化调整。目前,公司首先是要生存下去,未来发展好了,可再根据需要进行招聘。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