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租:稳健增长,锐意进取的金融租赁先锋
(转自:财评社)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在宏观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金租”)以其卓越的业绩表现和创新突破,成为金融租赁行业的焦点。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尽管面临重重挑战,江苏金租依然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战略前瞻性。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和租赁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江苏金租通过保持战略定力,推动资产规模稳步扩张,实现了显著的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营收达到52.8亿元,同比上升10.3%。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单季归母净利润达到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每股分红为0.27元,分红率为53.15%,对应股息率达到5.18%,相较于2023年的51%有所提升,体现了对股东的高度回报承诺。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也彰显了其持续盈利能力。
在生息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江苏金租总资产达137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增至1278亿,增幅为12.0%;新增投放金额达829.2亿元,同比增长14.5%。直接租赁投放额更是同比增长22%,占比高达47%。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应收租赁款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427亿元,环比显著增长。净利差方面,江苏金租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度公司租赁业务净利差为3.62%,较前一年微增0.01个百分点;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这一数值跃升至3.91%,相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8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负债成本的有效控制——2024年付息债务成本率降至2.84%,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2025年初则进一步下降至2.35%,降幅达到了0.73个百分点。在银行业净利差普遍收窄的情况下,江苏金租却能逆势而上,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江苏金租在保持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未放松对风险控制的要求。2024年,公司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为0.91%,连续三年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关注类贷款比例从2023年的3.50%降至2.75%。尽管拨备覆盖率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430.27%(2024年)和408.0%(2025Q1),足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暴露。这表明公司在追求业务增长的同时,并未放松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与之对比,其他金融机构如地方性银行常熟银行的净息差虽然较高,但其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均不如江苏金租稳健,显示出江苏金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
江苏金租坚持“厂商+区域”的展业模式,不断深化与各领域龙头厂商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省内小微企业市场。截至2024年底,合作厂商数量已增至5847家,较年初增加了2234家;区域内小微企业的投放规模超过了20亿元。此外,公司在清洁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布局也在不断扩大,如农业装备领域的投放量同比增长了47%。国际化步伐加快,2024年,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合资成立了专业子公司,并成功实现盈利,标志着向国际领先设备租赁服务商迈进的重要一步。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紧密合作,江苏金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江苏金租敏锐捕捉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充换电站建设的创新产品方案,解决了运营商面临的诸多难题。例如,“桩易租”产品方案以“地”+“电”两大核心资源为风险抓手,既降低了运营商的建站成本,也有效控制了自身融资风险。同时,江苏金租还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了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打造了包括“车乐租APP”在内的多个数字化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的使用体验。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作为国内农机租赁领域的先行者,江苏金租围绕“三农”关键领域融资难点,以“设备融通”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激活乡村振兴“装备引擎”。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展示了江苏金租如何通过融资租赁帮助农户解决设备购置难题,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例如,在广西崇左,通过提供融资支持,使甘蔗种植户黄作明能够购置新型拖拉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类似的成功案例遍布全国各地,证明了江苏金租在支持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巨大贡献。
江苏金租凭借其稳健的经营策略、优良的资产质量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利率波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江苏金租需要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业务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江苏金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成为金融租赁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其优异的业绩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明确规划,无疑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学习和追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