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践行普惠金融为民使命 高成长性展现雄厚实力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琦
作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江苏省内最大法人银行,江苏银行(600919.SH)自2016年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稳健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依旧稳定发挥。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16.25亿元,同比上升7.16%;归母净利润为187.31亿元,同比上升10.05%;集团资产总额为3.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0%;各项存款余额2.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2%;各项贷款余额2.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7%。
与此同时,江苏银行资产质量也较上市之初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0.89%,上市以来逐年下降;拨备覆盖率357.20%,较上市首年上升176.64个百分点。
深耕普惠金融,坚守“三服务”市场定位
官网显示,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24日挂牌开业,后于2016年8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江苏省会南京。
优越的地理环境下,江苏银行兼备大小银行优势,下辖17家分行和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苏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4家子公司,不仅机构实现江苏省内县域全覆盖,还做到业务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具备优良的经营环境和资源禀赋。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3.77万亿元,在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列第66位;入选《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名第197位,列国内城商行首位;首次跻身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在全球银行品牌排名中列第69位、蝉联全国城商行第一;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理事代表。
核心竞争力方面,江苏银行具备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鲜明的业务特色、不断发展的金融科技、持续完善的“1+3+N”风控管理体系以及日益壮大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如此雄厚的实力下,江苏银行始终保持初心,坚守“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深入贯彻“保量、稳价、优结构”政策要求,扎实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借助普惠金融服务来增强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的服务能力。
2024年,江苏银行针对普惠业务进行了多方面升级,从发展现状来看,客户基数、产品创新、业务转型等方面均有了质的飞跃。
在服务科创方面,该行聚焦多层次、多领域创新主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进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迭代优化。今年以来,该行升级推出科创e贷、苏知贷、融合贷、仪器贷、苏孵贷等创新产品,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向初创科技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延伸。报告期末,江苏银行支持科技企业数量省内第一,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科技贷款余额超22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20%;承销绿色、科创、“两新”等领域各类创新债券116亿元,同比增长21%。
在支小助农方面,江苏银行持续擦亮小微业务特色名片,深入贯彻“保量、稳价、优结构”政策要求,扎实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加快随e贷、企业手机银行功能优化,创新推出“采销e贷”线上供应链产品,创设“农机设备贷”等专项产品,构建“四季农时”营销服务机制。报告期末,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680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975亿元,支持新型农业主体8185户,涉农贷款近3000亿元。
可以说,深耕普惠金融,坚守“三服务”市场定位,江苏银行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彰显头部城商行实力
自2016年上市以来,江苏银行业绩“一路向上”,不断上演营收、利润双双上涨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2016—2023年期间,江苏银行已有7个财年的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如今也是延续双位数增长态势,报告期内该行归母净利润为187.31亿元,同比上升10.05%。
浙商证券认为,江苏银行盈利维持双位数增长,现价对应2024年PB估值、股息率分别为0.60x、6.79%,优质银行中仍具有较高估值性价比和高股息优势。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江苏银行资产总额已达到3.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0%;各项存款余额2.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2%;各项贷款余额2.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7%。拉长时间线来看,江苏银行自2016年上市以来资产规模维持较快增速,增长逾135%。
另外,结合财务数据可以发现,与当前资产规模、盈利走势相反的是该行的存款成本率。据2024年中报,报告期内江苏银行的存款成本率为2.18%,较上年末下降15个基点。
对此,民生证券分析师表示,存款成本显著改善,有效缓解了息差的下行压力,预计挂牌价调降的影响仍会继续释放,支撑息差表现。预计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3元、1.90元以及2.10元,2024年8月16日收盘价对应0.6倍2024年PB,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