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这一年 | 苏能股份:循“新”出发 探索无限好风光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过去一年,苏能股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持续强化服务能源资源安全核心功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踏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1月6日起,我们推出“跨越这一年”系列报道,回望过去一年苏能股份各重点板块的发展成效,进一步增强信心,砥砺在新一年持续奋进的精神力量。今日发布第三期“新能源篇”,一起回顾非凡的2024。

过去一年,苏能股份坚持以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为重大使命,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鲜明导向,因地制宜推动风、光、氢、储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2024年新建及在建光伏及新型储能项目14个、预计容量851MW。
0
1
追“风”之旅,把握风能发电重大契机
日前,江苏省发改委发布《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我省陆上风电发展的通知》,为进一步科学高效开发江苏省陆上风能资源指明方向,释放利好信号。

苏能股份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到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异地大型能源基地拓展风电项目,形成新能源开发新的增长点,借助在内蒙古地区的产业优势,依托当地丰富、稳定、连续性强的风能资源,投资建设的苏能正镶320MW风电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作为‘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通过特高压电力通道,年输送绿电约9.5亿kWh,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可实现省际新能源高水平消纳利用。”苏能正镶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建设对推动当地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华东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缓解环保压力等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02
逐“光”之行,推动光伏发电稳步增长
苏能股份紧紧围绕“徐州、内蒙古”优势区域+“省内沿海”跟踪区域,聚焦“风光储”多元布局,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

立足徐州本部,苏能股份梳理内部企业可建资源,一企一策打造新能源示范项目,实现内部存量资源全容量并网落地;融入江淮,与贾汪区、泉山区、港务区协同推进“整县制”分布式光伏项目。

苏能华美热电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取得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心核发的绿证,标志着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实现了从政策扶持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

围绕国家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苏能股份积极布局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在位于陕西麟游县以东的苏能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现场,铲斗挥舞,打桩机轰鸣,施工人员精神抖擞地投入“赶工”热潮,为“荒山岭”种满“太阳花”,内蒙古苏能正镶80MW光伏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

关于建设垞城矿采煤塌陷区100MW光伏发电项目的事项已获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该项目合理利用当地荒漠化土地资源,每年可节约标煤4.3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82万吨、二氧化硫11.9吨、氮氧化物19.08吨。
03
“新”之所向,新型储能取得零的突破
作为服务江苏省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排头兵”,苏能股份强化担当,在新型储能“蓝海”赛道上加速前进,持续凸显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苏能股份垞城电厂200MW储能电站并网启动,“迎峰度夏”期间,为徐州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且在省内储能电站中响应江苏电网调度中心调度次数最高,被列为“全省标杆示范项目”。

“通过利用垞城电厂原有的220KV电网资源,发挥区域主干网全覆盖优势,将储能系统调频调峰效益扩大至江苏省大电网,为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再添新动能。”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关于建设睢宁50MW/100MWh储能电站项目的事项已获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未来
苏能股份将继续探索适合各片区
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按照“能建则建、应建尽建”原则
努力打造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苏能高地”
为保障江苏能源安全贡献“苏能力量”
文 | 倪雅格
(转自:苏能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