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能股份迎机遇:煤价回升筑底、”蒙电送苏“破局、新能源转型提速
在能源行业深度调整与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的双重背景下,苏能股份(600925.SH)多项业务迎来积极因素,作为兼具周期弹性与成长属性的能源标的,公司有望在行业变革中释放长期价值,成为能源领域值得关注的潜力企业。
煤价回升打破悲观预期
价格波动始终是影响能源企业的重要变量,而近期煤炭市场的积极变化,正为苏能股份注入强心剂——此前市场对煤炭价格走势存在一定担忧,而实际行情的回暖则有效扭转了这一预期。数据显示,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综合交易价持续回升,7月4日至10月10日,已从658元/吨回升至681元/吨。价格的持续上行不仅体现出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的边际改善,更是行业底部逐步筑牢的积极信号。
展望未来,煤炭市场仍然具备明确支撑因素,在“反内卷”与“超产核查”等的推动下,市场供需格局正逐步改善,这为后续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
对于以煤炭业务为重要支柱的苏能股份而言,煤价的回升直接利好公司传统主业。作为江苏省重要的能源企业,公司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及销售环节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布局与稳定的客户群体,煤价的企稳回升有望为公司整体经营的稳健性奠定重要基础。
“蒙电送苏”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在煤炭市场价格回暖的同时,苏能股份在特高压配套电源项目上的进展同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蒙电送苏”工程承载着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苏能股份正是这一国家级工程的参与者之一。
9月下旬,苏能股份发布公告披露项目建设进展,公司募投项目“乌拉盖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1机组已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该机组投产后将主要服务于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江苏市场,在将内蒙古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也为江苏地区的电力供应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投入商业运营的机组为百万千瓦级褐煤机组,入选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在燃料成本控制上具备显著优势。同时作为现代化大容量机组,其在单位建设成本、供电煤耗及运行效率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上,相较早期小机组实现优化。凭借这些突出优势,项目投产后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增厚利润空间。
除已投产的乌拉盖项目外,苏能股份另一重点项目“白音华2×660MW项目”同样值得期待,该项目同为“蒙电送苏”工程的配套电源点,预计于2026年建成投产。随着乌拉盖、白音华两大项目的先后落地,苏能股份的火电业务规模与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两大电源点有望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弹性。
“ 双碳”指引下绿色转型持续推进
在传统能源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苏能股份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业务布局,通过风光储项目的落地实现清洁能源领域的突破,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能源业务结构。
在光伏领域,苏能股份依托现有产业布局与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各类光伏项目的建设与并网。公司陕西麟游“农光互补”项目与垞城矿采煤塌陷区“渔光互补”项目先后成功并网发电,不仅充分利用了不同区域的地理与资源条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体现出公司在光伏项目开发与运营方面的成熟能力。
储能领域同样是苏能股份新能源布局的重要方向,公司苏能丰县50MW储能项目于2025年7月成功并网,叠加此前投产的垞电200MW、睢宁50MW储能项目,业务实力持续提升,助力公司切入调频调峰领域,通过灵活响应电网调节需求,在辅助服务市场中抢占先机。
此外,苏能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正在持续深化,苏能正镶光伏、风电及配套储能项目均在按计划推进,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新能源业务的规模与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从数据来看,苏能股份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已初见成效。公司在役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到647.8MW,在建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亦达到477.5MW,而根据公司规划,预计到2026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2200MW,这一目标不仅展现出公司推进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更预示着新能源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
2025年中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新能源业务的成长潜力,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电量、售电量与销售收入均实现同比成倍增长,这一亮眼表现不仅为公司整体经营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更凸显出公司在能源转型浪潮中抓住机遇的能力。
长期价值待市场挖掘
除了业务层面的多重亮点,苏能股份在市场估值与配置方面同样具备吸引力。8月以来,市场对能源板块关注度相对较低,这一现状与煤炭行业底部回暖、上市公司积极推进转型的基本面形成反差,也为行业内优质企业的价值提升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近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10月以来,申万煤炭指数逆势上行,成为”避风良港“,叠加二级市场“夏电冬煤”的投资逻辑,煤炭板块有望在冬季旺季需求的支撑下,进一步释放估值修复潜力。
苏能股份作为省属能源上市企业,立足江苏市场旺盛需求,兼具传统能源周期弹性与新能源成长属性,其市值尚未充分反映出未来潜力。从业务布局来看,公司传统煤炭业务受益于煤价回升,为整体经营提供稳定支撑;“蒙电送苏”特高压配套项目的落地与推进,有望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则顺应了“双碳”目标下的行业趋势,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在能源行业向清洁化、高效化、多元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苏能股份已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顺应行业趋势的发展道路。对于关注能源领域的投资者而言,苏能股份这一兼具周期修复与成长潜力的标的,其长期投资价值正等待市场的深入挖掘,未来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实现价值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