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报看杭州银行如何深耕普惠金融 做小微企业成长伙伴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近日,杭州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归母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1%和18.08%。基于良好的经营效益,杭州银行2024年末期每10股派现2.80元的分红政策,叠加中期分红后全年派现每10股金额达6.50元,年度分红总额预计达到39.87亿元,每股分红金额与分红总额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5%和超过29%。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透过杭州银行这份业绩报告,可以看到优质上市银行“稳健、增长、质优”等特征。
报告期内,杭州银行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努力打造在普惠金融等专业领域的特色优势。在普惠金融方面,通过健全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同时加大资源投入,强化数智赋能,实现业务规模、客户服务、利润贡献、团队建设均衡发展,努力形成具有杭银基因的小微业务发展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小微金融条线贷款余额1,518.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05亿元,增幅14.56%;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91%。服务客户数达138035户,贷款利率较上同期下降29个BP,小微金融条线不良贷款率继续处于较低水平。
优化无还本续贷服务,助力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杭州银行扎实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细,持续优化无还本续贷相关政策及功能,持续完善不同业务场景下的续贷需求,实现了跨产品续贷、线上线下产品打通续贷等功能,成为客户到期续贷的理想选择,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实际困难。面对小微企业抵押物价值下降导致的续贷抵押率较快的难点堵点,该行通过提前摸排客户情况、分层分类管理,解决抵押物估值下降导致的贷款额度压缩问题。该行坚持将无还本续贷作为支持小微客户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合同无还本续贷、借据无还本续贷、年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普惠小微客户办理无还本续贷,减轻客户负担,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高质量“智改数转”加快助推小微企业提质增效。针对支小融资协调机制“推荐清单”的企业,杭州银行利用行内大数据工具,形成精准的“千企万户大走访”靶向清单,分配到人,并录入经营情况、资信状况、实际融资需求等,精准区分稳贷、续贷、扩贷、首贷客户,摸排企业实际需求,匹配适用的信贷产品。
e融通,是杭州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授信项下在线提款、承兑、国内证和保函等,且额度实时互通的融资业务。它是杭州银行智能化改造贷款产品、数字化转型授信方案的一大亮点。
安徽某智能科技公司,作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投入资金巨大。受应收账款账期长和近2000万元融资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负债较重,在申请他行信用贷款时面临较大困难,接到新订单所需后资金周转出现紧张。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杭州银行合肥分行迅速响应,为其匹配了流动资金贷款与e融通。经全面评估,该行仅一周时间便完成审批,为客户提供了400万元“优企贷+e融通在线开票”的授信方案,同步实现在线支用贷款和在线自主开票,极大节省了企业财务成本。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小微客户注入“金融活水”。该行通过数据赋能,梳理存量客户结算上下游及票据上下游清单,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有需求的小微企业,创建访客任务,指定营销人员实地走访,做到融资直达,打通企业上下游合作,通过票、证、函替换流动资金贷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该行根据地区产业特点,量身定制行业金融服务方案,例如物流智能装备行业易贷项目等,提升了服务的专业性。同时,该行还开展网格营销,缩短了营销半径,扩大了该行在各个园区的触达率,有效提升金融助企效率。
该行表示,下一步将扎根区域经济,聚焦普惠,深化“两个延伸”,完善体制机制,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创新打造小微金融特色模式,继续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以实际行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