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四组数据,看见杭州银行的高质量发展 | 愉见财经

查股网  2025-04-21 17:43  杭州银行(600926)个股分析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立足钱塘潮头,深耕之江沃土。”

规模增、质量优、效益稳、分红足——在杭州银行(600926.sh2024年年报中,这四组数据成色十足。杭州银行是“愉见财经”长期追踪观察的绩优城商行样本之一,这家被券商分析师誉为“业绩常青树”的银行,在2024年再度交出一份优秀成绩单。

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21,123.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营收、净利持续双增;资产质量指标维持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年末,不良贷款率0.76%,保持历史低位,拨备覆盖率541.45%

这可是在银行业集体迎难而上的2024年取得的成绩啊,多么不易。这一年,外部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疲弱、净息差收窄、风险抬头等多重考验。机构们也加速分化中。

风浪越大,越见驭舟者之“能人所不能”。杭州银行锚定实体本源,明确战略定位,坚定“轻资本、流量化、国际化、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

更可圈可点的是,拉长期限来看,杭州银行近十年都保持着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近4年都录得利润的双位数增长。一家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力透纸背。

这背后的韧性与底气来自哪里?本期“愉见财经”尝试从四组数据出发,一一分析。

资产规模稳健增长,存贷两旺

2024年,杭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2.1万亿元,贷款和垫款总额9,374.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4.03亿元,增幅16.16%;负债总额19,76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3%;存款总额12,725.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

72.74亿元,增幅21.74%

第一层分析,我们先来看:量能增长。

都说2024年市场遭遇“资产荒”,但杭州银行还是表现出了逆势韧劲,存贷两旺,增速遥遥领先大势。更甚之,存款增速还是历年来相当出色的一年。

这一扩表在2025年的“开门红”中得到充分延续。据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末,杭州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较年初再增6.2%。可以预期2025年信贷投放增量将高于2024年。

这种稳健,固然来自业务主要辐射的区域经济本身呈现出的韧劲,同时也来自一家银行长期战略的远见,源自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及在此理念之下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营销,全力推进“拓客访客一号发展工程”,数字化产品配套等各项策略的组合拳。

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客户是立行之本,共赢是发展之魂。”“以客户为中心”是贯穿在经营管理全链条之中的。2024年杭州银行通过着力扩大客群,深化客户经营,为客户争取市场机会、创造价值,力争实现双赢。该行全力推进“拓客访客一号发展工程”,提升公司金融“六通六引擎”、小微金融“云贷e通”、零售金融“幸福金桂”、理财公司“幸福99六合”等产品体系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杭州银行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营销策略,以覆盖率及市场影响力提升为目标,促进客户结构优化和自身专业能力提升。2024年该行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4%,其中公司条线有效客户数增幅超过20%,客群质量与规模同步提升。

第二层分析,我们再来看:结构优化。

从信贷投放方向看,杭州银行抓住“三个主流”: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资产;同时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小微贷款在稳固个人基本盘基础上加速推进向企业端延伸,零售信贷重点抓消费贷新客。

打稳基础方能利长远。围绕“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杭州银行向制造业、中小企业、信用小微、跨境金融、科创服务转型,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技贷款、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6.27%21.52%29.52%29.91%高于一般贷款增速,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对于“五篇大文章”中的科技金融领域,杭州银行持续深耕、经营愈发得心应手。该行通过构建“1+7+N”科创金融专营体系,深入推进科创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依托“数据+专业化双轮驱动,围绕客户场景需求创新数字化服务产品;自主研发科创企业成长性评估模型, 同步加强科创金融生态圈建设,打造全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生态。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服务科创企业超2.3万户,其中95%以上为民营企业,75%以上为小微企业,首贷户占比更是超35%;累计培育超320家公司上市。

负债方面,杭州银行深入推进结算、代发等战略性基础业务,并通过供应链金融、债券承销、场景支付类产品深化流量经营,实现客户综合金融资产增量创历史新高,日均低付息存款增速超过40%,推动全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5个基点,负债结构的持续改善成为该行效益增长的“稳定器”。

从银行发展的本质上看,以稳健的经营带动稳步的扩表,并将资源倾斜至“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这本身也体现了一家银行的国企担当,以金融之力助力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经营效益经得起周期考验

2024年,在规模的稳健增长、以及非息收入同比20.21%快速增长的贡献下,杭州银行的经营效益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实现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位居同业前列。

ROE这一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方面,杭州银行亦是保持了增长,截至期末,该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00%,同比提升0.43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达2.74元,同比增长18.61%

纲举而目张。“常青树”的业绩实则是战略规划与执行的试金石。2024年是杭州银行实施“二二五五”战略的承上启下之年,战略引领之下,各大业务板块表现亮眼,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 大公司板块完成从1+3”到“1+5”(公司金融+交易银行、投资银行、科创金融、跨境金融、中小企业)的架构升级,“六通”客户经营体系持续推进分层分类管理,“六引擎”产品服务体系积极践行综合化经营,“拓客访客”“数字化转型”两项一号工程全面推进。其中,“财资金引擎”累计服务集团客户数4,759户,较上年末增长29.22%;“贸易金引擎”累计服务客户数16,959户,同比增长29.02%;人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828.33亿元,增幅21.52%

  • 大零售板块,小微业务聚焦战略重点,深化“拓客访客一号发展工程”,围绕行业、优企、园区等重点客群升级营销打法;稳步推进信用小微模式发展,做优信用小微增长极,开展综合营销,向企业端延伸,小微金融条线贷款余额1,518.77亿元,增幅14.56%。零售业务围绕新“五位一体”零售战略,秉承“客户导向”理念,聚焦“财富业务转型升级”“消费信贷渠道攻坚”“专业机制赋能保障”三方面,截至2024年年末,代销业务余额716.24亿元,增幅22.36%。

  • 大资管板块,围绕打造金融市场全链条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坚持专业化导向、轻资本导向、数字化导向。全面布局“托管+”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托管规模17,960.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9%。杭银理财存续产品规模超过4,3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代销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0%,代销客户签约数较上年末增长51%,渠道网络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净利息收入来看,2024年杭州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244.57亿元,同比增加10.24亿元,增幅4.37%;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63.72%。应对银行业净息差持续下行的挑战,杭州银行多措并举,采取三大策略构筑息差收窄压力“缓冲带”,保持净利息收益率处于合理水平,为经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本章节开篇提及的亮眼的非息收入方面,杭州银行开辟多条业务增长新路径,加快培育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发展新动能,提升非息收入贡献。2024年,杭州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39.24亿元,同比增加23.41亿元,增幅20.21%;非息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6.28%,同比增加3.20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就像穿了铠甲

在低息差的市场环境下,有效控制风险等同于创造收益。宋剑斌董事长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我们深刻意识到风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始终将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作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

这条“生命线”杭州银行一直把守得牢固。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7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541.45%,风险抵补充足,资金“安全垫”厚实。两大核心指标在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愉见财经”还发现了一个潜在趋势,2024年杭州银行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72.74%55.61%,分别较上年末下降9.792.55个百分点,可见潜在风险敞口进一步收敛。

为何在行业风险抬头的背景下,杭州银行资产质量就像穿了铠甲?从年报中找答案,我们发现了该行长期坚持的“风险防范是发展的前提、不以风险换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杭州银行坚守全员全程的风控策略,持续优化大额风险排查检查、信贷结构调整、员工行为管理“三大法宝”, 逐步建立信贷稽核机制、员工内控行为评价、团队内控行为分类评价“三大抓手”;不断强化风险政策和授信标准对资产投向的引领和约束,持续加强资产组合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管理;聚焦大额授信、中小实体、大零售三大客群,提升风控有效性;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机制,深化数智风控技术应用,持续推进风险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模型中心、检查中心“三大中心”和系统支持部建设;持续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股东回报策略积极

先划重点:杭州银行2024年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股东回报策略。

在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的基础上,杭州银行计划2024年末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的分红政策,2024年度现金分红达每106.50元,实现每股分红金额同比增长25%,分红总额同比增长29%——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回报。

再说根源:银行本身经营得好,“量质效”均衡发展,既是股价的支撑,也是分红的保障。与此同时,杭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较上年末显著提升0.69个百分点,为业务可持续增长与分红政策落地夯实基础。

为了巩固投资者长期信心,杭州银行日前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重点聚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进业务转型发展、强化风险管理、坚持稳健分红、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践行价值增持等措施,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

盘点过往,杭州银行一直遵循“效益为本、兼顾长远”的分红原则,实现了利润增速与DPS(每股分红)增速同频共振。比如,近三年(2022-2024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区间在18%-26%,每股现金分红同比增幅在14%-30%,利润的增幅和现金分红增幅基本匹配。

再拉长期限看,从杭州银行上市以来的利润与分红增长可以看到,2024年度和2016年度相比,该行净利润增长了3.26倍,每股分红增长了3.25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了4.07倍,同期现金分红的增长幅度是上市银行均值的3倍左右。

据统计,自上市以来,杭州银行普通股累计现金分红规模将超过188亿元,这一数字已超出该行迄今已完成的全部股权融资金额。

自2024年初至发稿,杭州银行(600926.sh)股价涨幅高达近60%,在一众上市城商行中排名靠前,这一涨幅也稳步跑赢行业指数与上证指数。

立足钱塘潮头,深耕之江沃土。从以上四组数据,我们可以看见一棵“业绩常青树”历周期始终保持的挺拔向上:

作为植根区域经济的金融生力军,杭州银行以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2025年是杭州银行“二二五五”战略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战略的谋划开篇之年。

杭州银行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行、质量立行,紧扣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推动轻资本、流量化、国际化、数字化转型,着力推进“两大工程”,守正创新,实干争先,争做“优等生、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