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年内稠油热采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
中国经济报导:截至 2025 年 8 月 12 日,我国最大采油厂 ——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年内稠油热采产量首次突破 100 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里程碑式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开发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更彰显了在复杂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管理智慧。
作为我国海上最大的稠油热采基地,辽东作业公司目前运营着 8 个稠油热采油田和近 200 口热采井,形成了涵盖蒸汽吞吐、热化学复合吞吐、电加热等多元技术的开发体系。
从 2024 年 80 余万吨的产量基础,到 2025 年剑指近 180 万吨的目标,这一跨越式增长背后是系统性的攻坚破局:通过老油田注采参数优化挖掘存量潜力,依托新项目集中投产释放增量动能,依靠技术创新突破开发瓶颈,构建起全链条产量保障体系。
在技术层面,该公司联合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体系,攻克了 "高含水油田热采效率提升" 等关键课题,掌握了海上热采井高温安全控制、高效注采一体化管柱等 20 余项核心技术。
今年上半年,相关技术成果已在 200 余井次转化应用,特别是在锦州 23-2 多层稠油规模化热采项目和旅大 5-2 北特超稠油开发中,通过 350℃高温注采一体化等技术创新,有效破解了海上稠油埋藏深、平台空间有限等行业难题。
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 "热采一号" 的应用,更实现了 6 井同注的集约化作业模式,为产量提升提供了硬核支撑。
生产组织上,辽东作业公司实施 "稳老拓新" 策略:对老油田通过动态调整注汽参数、优化吞吐周期等措施降低汽窜影响;今年作为新项目投产高峰年,新井贡献了辽东湾油田群约 70% 的产量增量,形成梯次接替的产能格局。
这种技术挖潜与管理提效的双轮驱动,使得稠油热采效率持续提升,为百日千万吨产量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突破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在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国内油气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渤海油田稠油热采产量的阶梯式跨越,不仅为国家能源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通过 350 余万吨的累计热采产量,验证了海上稠油规模化开发的可行性。
随着锦州 23-2、垦利 10-2 等新油田的陆续建产,我国正逐步构建起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海上热采开发新路径,为全球海上稠油资源开发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