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汽车27亿收购谋变,昔日活塞王能否破局?

查股网  2025-10-05 17:59  渤海汽车(600960)个股分析

曾经的国内活塞之王,正试图通过一场资本运作扭转困境。

渤海汽车(600960.SH)9月29日发布公告,宣布拟以27.28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海纳川旗下的四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3.79亿元。

这一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标志着这家老牌活塞生产商在面临连续多年亏损后,正通过整合控股股东优质资产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在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布局。

收购布局

根据公告,渤海汽车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以及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

这笔交易总价值达到27.28亿元,同时公司打算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此次收购的四家企业是海纳川在汽车零部件细分赛道的优质资产,各有明确的业务定位与核心竞争力。

北汽模塑主营汽车保险杠等外饰件,廊坊安道拓聚焦汽车座椅系统,智联科技是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廊坊莱尼线束则为汽车线束核心供应商。

渤海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汽车外饰零部件、座椅骨架、电子产品和线束等业务,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渤海汽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1963年定点生产活塞,2004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从“渤海活塞”到“渤海汽车”,公司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12年前以商用车活塞为主,占有国内中重卡商用车活塞市场份额55%。

2012年开始进入乘用车领域,到2017年活塞业务商乘比例调整为6:4。

2015年,公司进入北汽体系,定位于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零部件实施平台,随后更名为渤海汽车。

作为北汽集团汽车零部件板块唯一的上市平台,公司近年来致力于从单一的活塞制造企业转型为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企业。

经营困境

然而,渤海汽车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该公司近五年经营数据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2024年该公司营收下滑至42.27亿元,已连续五年未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年至2024年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额扩大至12.64亿元。

亏损的主要原因与旗下德国子公司有关。2025年3月,渤海汽车决定德国全资子公司渤海国际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BTAH申请破产。

受俄乌冲突持续、德国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劳动力、能源价格及供应链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BTAH订单和营业收入下降,亏损额不断扩大。

2025年7月,渤海国际的破产程序正式启动,德国当地法院指定了临时破产管理人,渤海国际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025年半年报显示,渤海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同比下降26.46%;归母净利润实现3.01亿元,同比大增365.97%。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净利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其德国子公司申请破产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超额亏损转回”形成的投资收益,并非主营业务盈利带来的增长。

此次27亿收购及配套募资,是渤海汽车突破经营困局的又一重要尝试。

收购的标的公司产品均为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通用零部件,下游客户覆盖广泛。

渤海汽车表示,通过这次收购,公司或将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一站式汽车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

德国子公司的破产终结了渤海汽车的国际化试水,却也成为其重新出发的契机。

老牌零件商能否凭借此次收购打通任督二脉,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重获新生,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