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冶集团实现“开门红” 1月份多项指标同比上升

查股网  2025-02-10 20:56  株冶集团(600961)个股分析

本报记者 肖伟

2月9日下午,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集团”)在公司官方公众号“株冶集团”上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份,公司锌产品产量高于月度计划,系统铟回收率、浮选银回收率实现同比增长,完全成本较计划下降2.5%,是历史较优水平,顺利实现1月份“开门红”。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株冶集团作为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在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焕发新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采用先进设备、推动科技创新、内部精益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开门红”。

2023年,株冶集团完成对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口山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实现从单一冶炼向“采选冶一体化”全产业链的转型。转型后的株冶集团以铅、锌及其合金生产为主,还能综合回收金、银、铟、铋等稀贵金属及硫酸。

截至2024年年末,株冶集团的锌年产能达68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约10%,是中国最大的单体锌冶炼企业。同时,株冶集团通过收购水口山公司,新增铅锌矿山资源及伴生高品位金银资源,形成“矿山开采—冶炼—销售”完整链条,并涵盖电池制造、储能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新材料研发等领域。

株冶集团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公司取得多项指标增长,赢得‘开门红’,主要得益于采取先进设备、推动科研创新、开展精益管理三方面的工作。1月份的多项指标增长,也为我们完成全年生产及经营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在采用先进设备方面,株冶集团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电解工艺精准控制,做到实时监控每个电解槽运行状态,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工艺控制稳定性,电流效率同比上升1.02%,实现持续稳定零波动。

在推动科研创新方面,株冶集团持续加速产业化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汞渣资源化项目完成阶段性实验,高性能合金实验产品基础性能数据检测全部达标,X01合金样品性能检测数据达到预期水平。仅在今年1月份,株冶集团就开展生产现场临时科研实验8项,申报发明专利5项。

在精益管理方面,株冶集团制定了20项控制费用指标和30项管理进步指标。1月份,株冶集团主要财务指标均完成预算目标,进步指数完成率较2024年同期有一定提升,其中综合回收产品各项产量均较好完成月度目标。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株冶集团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获得新生,体现了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不懈探索和积极努力。重组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延伸,实现业务协同效应,进而显著改善财务状况,使得老国企有足够动力开展技术升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