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汇纸业全球首发水性阻隔技术,引领环保造纸创新革命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可回收与降解双突破,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28日,山东博汇纸业正式宣布全球首发“纸质包装水性阻隔技术”,并成功实现现代化高速纸机机内量产。这项技术以“可回收性”为核心,同时兼顾在极端环境下的降解能力,标志着造纸技术在环保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也为全球包装行业提供了全新的绿色解决方案。

在当前欧美市场加速推进包装可回收立法的大背景下,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包装材料100%可回收,传统的淋膜等纸塑复合包装因分离难度而受到限制。山东博汇与巴斯夫、都佰城联合研发的水性阻隔技术,通过创新的纤维-胶粘剂复合工艺,使纸张在保持优异防水、防油和热封性能的同时,完全符合国际可回收标准。该技术采用水性环保材料,无需复杂分拣工艺,即可直接进入废纸回收系统,实现将“垃圾”转化为再生纸浆资源,为出口企业扫清合规障碍,填补了高阻隔性能与可回收性兼容技术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博汇推出的零塑水性阻隔技术EPP食品卡纸,也为食品包装领域提供了更高标准的环保解决方案。

在生产端,山东博汇纸业通过技术应用实现全链路循环利用,技术部负责人王俊明先生分享了较为专业的解读。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损纸(如切边、断纸)全部回用于生产线。例如,博汇PM1生产线通过优化损纸循环系统,实现了零塑纸EPP损纸的机内循环。而在消费端,采用该技术的纸杯、食品包装等产品,消费者使用后能够无缝进入城市废纸回收体系,经碎浆处理后再生为文化纸或包装纸,形成了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循环。
此外,针对高山、沙漠、海洋等特殊环境中无法或不便回收的场景,该产品在湿热及微生物活跃条件下,纸张可在6个月内自然降解,从根源上避免微塑料污染,为推动环保造纸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水性阻隔技术是纸业从‘减塑’到‘替塑’的重要跨越,其可回收与降解的双重特性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业样本。”山东博汇技术总监王俊明表示:“水性阻隔技术的成功落地是公司长期以来在绿色转型研发和数智化生产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果。”另外,山东博汇纸业PM1车间耗资3000多万对备浆能力、厂房环境、在线纸病检测技术、数智化PI系统等进行了改造,为此次技术突破及未来规模化高品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当天的活动中,多位行业领袖发表了重要致辞。金光集团APP全球大纸事业群CEO王乐祥先生表示:“绿色革命已经进入产业化突破期,企业应从降碳减塑、智能制造和价值链共建等多个维度推动技术变革。”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强调:“合作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是行业的共同信念。”都佰城集团董事长林凡秋先生指出:“务实创新、协同共赢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跨企业协同创新正是此次技术突破的重要基础。”
据相关专业机构预测,全球可持续包装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4500亿美元。为抢占市场先机,山东博汇纸业已与多家知名的国内外食品包装供应链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署了超过万吨的采购意向合同,标志着这一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可回收到可降解,山东博汇水性阻隔技术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重新定义了造纸行业在环保责任方面的边界。在环保立法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该技术有望引领全球包装产业迈向真正绿色、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