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国际:市值管理助力企业价值提升

查股网  2024-05-15 07:02  中材国际(600970)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国际)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工程技术服务和国际业务的骨干企业,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试点企业,“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

2023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616.44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营业收入457.99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6亿元,同比增长15%。公司市值提升28%,再创佳绩。

近年来,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借助资本市场通过专业化并购整合和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助力公司全产业链竞争力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不断彰显。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材国际始终注重投资者关系维护,坚持高标准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与投资者共享企业发展回报。

01

坚持整合优化,强化资本运作赋能发展

公司持续强化战略引领,做优存量谋划增量,优化“十四五”战略实施路径,做精做强“核心主业”,做深做实“战略双轮”,积极探寻“第二赛道”,加快推动战略目标落地。

借力资本市场,继2021年顺利实施对中材矿山、南京凯盛、北京凯盛三家企业的工程业务资产整合之后,2023年公司稳步实施装备板块业务重组,成立中国建材装备集团,组建中建材装备研究总院,打造中国建材集团的高端装备智造平台,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巩固主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运营服务业务的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均实现稳健增长,逐步实现从工程“一业独大”向工程、装备、服务“三足鼎立”产业格局转变。

公司在重组工作中,聚焦价值提升,高度关注市场反应,始终从战略高度、参与各方角度思考整合大局,综合考虑股价表现、业务和财务情况、未来增长预期以及过往可比交易的定价情况,并兼顾各方股东的利益后再确定方案,使专业化整合顺利推进,得到股东的广泛认同。

02

聚焦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

回望过去,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新型干法水泥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能耗指标、环保指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SINOMA品牌成为国际建材工程市场的“中国名片”。公司先后收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制造业单项冠军等诸多荣誉。

2023年5月,公司成功组织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数字赋能制造峰会暨中材国际首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峰会,围绕“绿色智能赋能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水泥工业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高端装备三大方面的先进技术,充分展示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公司行业影响力。

中材国际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双百试点”企业,持续巩固改革成果,创新改革措施,聚焦体制机制和功能使命,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以高质量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获评“双百行动”标杆企业。

03

践行责任担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公司主动拥抱ESG理念,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自2008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21年度升级为ESG报告,2023年进一步完善ESG治理管治架构,明确董事会和专门委员会的ESG职责,开展ESG对标提升工作。2023年度首次同步披露中英文版ESG报告,并发布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3年,公司凭借ESG领域的良好表现,首次纳入MSCI评级并取得BB级,入选央企ESG成长100指数、荣获2023ESG践行典范等奖项,入选易董ESG+8“价值100”榜单,荣获“2023年全球企业最佳员工关照义务沟通奖”冠军。

03

筑牢合规底线,夯实公司信披管理基础

中材国际始终把诚信经营、合法合规摆在首位,坚决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切实维护好投资者知情权利,连续五年荣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级。

为持续提升信披管理水平,公司坚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提升信息披露战略思维。随着公司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为真实反映业务的最新变化,更好揭示未来业务发展趋势,公司对业务产品进行重新分类,助力投资者认识公司“真价值”。二是坚持投资者需求导向。突出业务行业特点,持续完善“强制性+自愿性”的信息披露体系,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更多详实信息。三是以项目管理思维统筹信息披露工作。强化定期报告和重大专项台账管理,提高工作计划性和协同效率,持续加强银行间、公司债协同管理,促进各市场信息披露的一致和规范。四是持续夯实信息披露管理基础。组织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全级次宣贯培训,对新并购企业和境外属地公司开展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的宣贯培训,强化全级次合规意识。

04

投关系统发力,全面及时传递公司价值

公司一贯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了董事长亲自部署,董事会秘书全程参与,董事会办公室牵头组织,财务、企管、投资、科技管理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大投关”工作格局。

公司根据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投资偏好不同,确立了“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精准推介和广泛沟通相结合的投关工作机制。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召开定期报告业绩说明会、股东大会、邀请投资者现场参观项目和公司展厅、参加中国建材集团集体业绩说明会等活动,与投资者进行全方位、专业化、立体式的沟通交流,聚焦分析师和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建议,并作为决策依据及时反馈管理层。

自2019年以来,公司常态化以现场结合视频直播、音频直播、网络互动的形式召开定期报告业绩说明会12次,向投资者详细介绍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使与投资者的交流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

公司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积极协同公司官网、公司微信公众号与财经媒体、行业媒体主动发声,提升投资者关注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主动参与监管机构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杂志的最佳实践评选、案例申报、交流分享等工作,树立良好资本市场形象。同时,持续开展舆情监测工作,针对监测异常快速反应、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有效维护公司声誉和品牌形象。

05

提升现金分红,切实回报投资者信任

公司始终以“做有利润的收入,做有现金流的利润”为经营目标,坚持做负责任的上市公司,通过优异的经营业绩、持续的高比例分红,不断增强市场认同,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18年实施现金分红,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近53亿元,分红融资比达12.6倍。

2023年12月,公司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年),明确在保证公司能够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公司在足额提取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以后,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40%。现金分红比例的进一步提高也彰显了公司发展韧性、长期投资价值以及持续回报广大投资者的决心。

坚持公司价值共创共享。公司探索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别的中长期激励架构,构建了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工程项目三级中长期激励架构,先后运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工程项目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工具,累计激励人员2400余名,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1年年底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并于2022年首次授予194名激励对象,2023年完成70名激励对象的预留。通过积极推行中长期激励,实现了骨干员工与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