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 白色污染变身“城市矿产”!中材国际开启绿色增长新空间
中材国际消息,近年来,中材国际秉持“推动绿色智能 服务美好世界”的使命,将绿色低碳与创新驱动融入企业发展脉络。我们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强化科技赋能,在资源化循环利用领域扎实开拓,致力于为产业发展与环境和谐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每生产1吨磷酸约产生4至5吨磷石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磷石膏产生国,磷石膏堆存量已超过8.2亿吨,且每年新增约8000万吨工业副产磷石,但综合利用率仅为50%左右。
在产业绿色升级和环境保护治理的双重压力下,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副产磷石膏,是关乎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面对这一难题,中材国际依托自身深厚的技术工程化能力,交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中材国际方案”。
破局:当“白色矿山”遇见硬核科技
在长江经济带磷化工产业区,堆砌着很多像山一样的白色磷石膏。
这种工业废料,是磷化工产业生产磷酸过程中的伴生物,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造成长期污染。
相较于直接掩埋的做法,中材国际所做的,是将磷石膏视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把它们转化成硫酸和水泥,为其找到了一条高价值的规模化消纳路径。
简单来讲,就是在硫酸法磷酸生产流程中伴生的磷石膏,通过一套中材国际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装备,转化为硫酸和水泥这两种工业产品,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产业链——这一技术突破将传统固废转化为循环引擎,堆积如山的固体废料摇身一变成为宝贵的“城市矿产”。

转机:将环保负担化为经济资源
在贵州瓮福,中材国际采用自主研发的“磷石膏分解制酸联产水泥”新技术、新装备,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磷石膏资源化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这条生产线如同一个高效的“资源转化器”,每年能“吃掉”磷石膏140万吨,“吐出”65万吨硫酸和80万吨水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共生”。


正式投产以来,项目生产态势良好,熟料和硫酸质量均满足相关标准,主要性能指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该生产线每年可削减石灰石资源消耗80万吨,减少因石灰石分解而排放的二氧化碳约30万吨。产出的硫酸品质达标,将磷化工产业硫回收率提升至行业新高,为企业开辟了降本增效新路径,驱动环保负担向经济资源的高效转化。
这项技术也成功申报中国建材联合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跻身国家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战略层面。
未来:为循环经济安装绿色引擎
工信部要求,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在2026年要达到65%,在我国的磷矿富集区近期又陆续出台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新增磷石膏去化率100%等政策要求,磷石膏综合利用进入了集中放量和稳步增长的黄金时期。
从“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服务商”到“环境问题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材国际通过核心技术、装备,将磷石膏这一环保难题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工程解决方案,为推动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示范意义。
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循环经济的技术革命,也是中材国际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的绿色钥匙。

据悉,全球磷石膏年均产生量约为2.15亿吨,中材国际的全球属地化经营优势和国际化项目管理经验将推动公司在这片新领域中迈出坚实一步。
目前,基于瓮福项目的示范效应,公司正在配合境内外头部大型磷化工企业,积极开展磷石膏制酸项目前期相关工作,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公司将持续为磷化工企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资源化的磷石膏消纳解决方案。在制酸联产水泥等项目应用中实现“工程+装备+运维”全生命周期运营。
当创新与责任相遇,增长便有了绿色的底色。中材国际,正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在循环经济的宏伟蓝图上,描绘着一个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未来。(中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