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深化改革 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五丰只待东风起

查股网  2024-09-20 17:16  新五丰(600975)个股分析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

受生猪市场行情波动影响,生猪养殖企业近年普遍不景气。如何在低迷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寻找突破口,是猪企摆脱困境、实现业绩提升的关键所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新五丰向内改革挖潜力、外拓市场增效益,掀起的改革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内生活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3亿元,同比增长28.55%,预计下半年将持续发力。

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龚自冶是生猪养殖行业一名年轻的“老兵”,自湖南农大毕业后便加入天心种业,从基础生产一线工作开始,历经十余年的历练,在天心种业和新五丰的不同岗位上负责养殖板块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相关工作。他表示,将持续深化养殖板块的核心地位,以国有企业的担当努力承担起“稳产保供”的重任,积极助力湖南打造千亿级农业产业,推动生猪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刀刃向内挖潜力

早晨七点,新五丰母猪事业部长沙片区迎着晨曦,准时召开每日晨会。会上,片区经理正根据精准的生产任务指标,进行高效调度,确保每一天都向着目标稳健前行。与此同时,新五丰的其他六大母猪片区同步推进,共同构建了一套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

自4月份起,母猪事业部片区还通过周例会、月度总结会的形式,紧盯“先进”带动“后进”,对标不同片区和猪场的各项生产、经营数据,严格把关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形成了一个自我驱动、良性循环的互动模式。龚自冶也常常会参加上述会议。

区域化的管理变革有效促进了企业内部资源的协调流通,效益直接体现在“生产”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母猪场满产率提升10%左右;7月份仔猪出栏成本较年初下降了20%以上。

供应链管理,更是生猪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科班”出身的龚自冶介绍,近年来,凭借稳定的采购机制和灵活的市场预判,精准掌握采购节奏,公司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上亿元的采购成本。

不仅通过限价和对比实验的方式,降低猪精和实验室试剂的采购成本,还调整采购模式,压缩药品疫苗成本,今年降幅达40%。在新五丰,创造性地对功能性添加剂进行第三方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系行业内首例。

从具体的运输、协同采购到宏观层面上的管理体系创新,新五丰深入全产业链的各个节点积极探索,降本增效逐步体现。

未雨绸缪蓄动力

过去几年,包括新五丰在内的生猪企业,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猪周期。行业下行,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给予强大支撑,新五丰蓄力待明天。

技术上,新五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基因上改良种猪品系,育肥板块还结合技术研发部门,成立专门攻关小组,聚焦于基因育种、科学育肥、疾病防控等工作,着力解决育种、料肉比等问题。

技术攻坚,成效显著:2022年和2023年生猪出栏分别为182.68万头、320.07万头,增速分别达到122.32%、75.21%。2024年上半年实现生猪出栏数量197.13万头,增速达53.60%,连续领先行业上市公司。

资金上,大股东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是新一轮国资改革重点打造的农业旗舰,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与此同时,大股东大力支持新五丰在资本市场利用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

2021年,新五丰向原大股东现代农业集团,及其余三家湖南国企湖南粮油集团、湖南兴湘集团、湖南建工集团定增募集资金10.30亿元,用于建设母猪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3年,新五丰通过询价发行方式确定20名发行对象,成功募集资金15.51亿元,用于支付重组现金对价、补充流动资金、5个项目的建设。

上述两次融资共募集资金近26亿元,为公司平稳度过史上最长最艰险的行业周期底部储备了宝贵的资金,较好地为运营和逆势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2021年融资增强了国有持股比例同时,实现了包括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实现锁价发行、首次以租赁猪场模式进行行业融资等多项创新;2022年-2023年的并购重组和配套融资,更是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产证券化的一次经典实践,打造了农业养殖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之最、募资配套资金规模之最,为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账上还有货币资金12.05亿元。

值得一说的是,新五丰与天心种业的重组整合,目前来看,基本实现了主业归位、产业归核、资产归集目标,“1+1>2”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除了技术、资金,人才队伍也是关乎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个月的工资结算中,新五丰因养殖表现优异获得批次奖励的饲养员人数明显增加,相比去年,今年增加的人数达15%-20%。批次化的工资结算方案将员工工资与工作效能挂钩,激活了员工的干事创业精神。

“后浪奔涌”,80后的龚自冶带领年轻化的队伍开拓创新,持久攻坚。据公司披露信息,2023年40岁以下的技术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提升至75.51%,其中30岁以下的技术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提升至48.98%。

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员工晋升渠道的畅通,以及定制化的培训要求,有效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为新五丰的后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两眼向外树品牌

在生猪养殖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龚自冶认为,降本和增效是一体两面,两者联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新五丰成立之初,生猪出口是主要业务,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也源起供港澳六十余年诚信经营下积累的市场口碑。“确保每一头经新五丰发往港澳市场的活猪优质健康”,这是数代粮油人和新五丰人许下的庄严承诺,新五丰由此成为“供港五个九”(供港食品安全率达到99.999%)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近年来,公司围绕“一体两翼”进行战略布局,立足湖南省,一手伸向粤港澳大湾区,一手伸向长三角区。同时,坚持生猪养殖和肉品销售“双引擎发展战略”,持续延链补链强链。

变的是战略,不变的是初心。新五丰锚定消费者对优质肉的质量需求,坚持内外销并举,持续挖掘销端潜力,力求实现从“猪的品牌”向“肉的品牌”的华丽转身。

目前,在供港猪肉市场,新五丰表现出高评价公信力和高品质竞争力。香港采用生猪竞价制,生猪质量与拍卖价格紧密相关。仅8月,新五丰生猪供港出口27天,获得香港市场卖价前三名17次,其中获得冠军8次、亚军6次、季军3次。一方面,新五丰发挥港澳市场优势,实现业绩增效,新增桂阳正立生态农业供港澳资质。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立足美系猪品质优势,通过规范销售、踩准节奏、调整策略、加强品牌等举措,提升生猪销售价格。

身处过去几年猪周期的漩涡里,新五丰一边增加高质量新质产能,一边大刀阔斧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放大自己的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疫情控制能力以及面对极端市场资金保障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眼下,猪周期已似底部反转,新五丰只待东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