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行翘楚到快速衰落!招商证券涉财务造假案被最高院列为典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公众号指出,财务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规则和诚信体系,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公布了一批财务造假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件引起了机构之家的关注,这个案例涉及投资者诉中某某股份公司、招某证券公司、瑞某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虚假陈述。
虽然案例中隐去了相关机构的全称,但结合2022年8月12日证监会对招商证券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我们不难推测,案例中的“招某证券”极有可能就是招商证券,毕竟名字中带“招”的中国券商仅此一家。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指出,招商证券在2014年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服务时,涉嫌未勤勉尽责,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回顾这起案件,2014年,上海飞乐音响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招商证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对重组方案出具了专业意见。然而,此次重组中存在重大问题:中安消技术将"班班通"项目纳入2014年度盈利预测,但该项目实际上难以继续履行。这导致重组置入资产的评估值严重虚增,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
最高法的判决结果显示,招商证券需要在25%的范围内对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起典型案件的公布,将招商证券推到了大众视野。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招商证券曾经是投行业务的翘楚。然而,从独立财务顾问的失职到投行业务的持续下滑,再到频繁的违规事件,招商证券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招商证券投行业务的快速衰落
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曾经是其耀眼的王冠。然而,近年来这顶王冠上的宝石正在一颗接一颗地脱落。Wind数据显示,招商证券投行业务收入排名从2018至2021年的第5名,连续两年下滑至第10名。这种排名的快速跌落,直观地反映了招商证券在投行领域影响力的衰减。
这种影响力的衰减不仅仅体现在排名上,更体现在实际业务数据中。2021年,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还高达25.42亿元。然而,2022年成为招商证券投行业务的转折点。当年,因前文所述的中安消技术公司财务造假案被立案调查,招商证券投行业务遭受重创,当年仅完成7单IPO项目,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骤降至13.93亿元,同比下降45.2%。2023年,情况不见好转,收入进一步下滑至13.02亿元,同比再降6.53%,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持续两年的大幅下滑,不禁让人怀疑:曾经的投行劲旅,是否已经日暮西山?
据招商证券2023年年报资料,受市场整体调整,IPO、再融资阶段性收紧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股权融资数量及金额有所下滑。根据Wind统计,2023年A股市场股票发行数量833家,股权融资总规模(不含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类增发)9,122.4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8.33%、35.35%。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证券公司都面临着挑战。招商证券也不例外,甚至下滑幅度更大。2023年,招商证券A股主承销金额总计202.08亿元,较2022年的410.26亿元大幅下降50.74%,远超A股融资总规模35.35%的下滑幅度,凸显了招商证券在市场竞争中的颓势。
具体来看,2023年招商证券IPO主承销金额仅为70.51亿元,较2022年的101.32亿元同比下跌30.41%。这一跌幅与同期A股市场IPO融资总额31.27%的下降幅度相近。意味着招商证券基本跟随了市场整体趋势,并未表现出同质化竞争下的头部优势。
再融资业务的情况更为糟糕。2023年,招商证券再融资发行额仅131.57亿元,较2022年的308.94亿元暴跌57.41%。这一跌幅远超同期A股再融资市场37.75%的下降幅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公司"深入推动投行专业化转型,大力开拓再融资业务"。然而,再融资业务的实际表现与这一战略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公司在战略执行力方面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这种承销能力的下降,一方面反映出招商证券在项目获取和执行上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着其在风险控制和质量把控上的问题。毕竟,在当前监管趋严的环境下,高质量的项目往往更容易获得批准。招商证券承销金额的大幅下降,可能意味着其在项目筛选和执行上存在问题,无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下滑趋势似乎还在加剧。2024年第一季度,招商证券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仅有0.88亿元,同比下跌43.32%,创下近十年一季度最低值。这一数据无疑给招商证券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局面,其投行业务很可能会陷入难以挽回的困境。
这种持续的下滑趋势,不仅会直接影响招商证券的财务表现,更会对其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产生深远影响。在投行业务中,声誉和过往业绩是获取新业务的重要基础。业绩的持续下滑可能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业绩下滑导致市场地位下降,市场地位下降又进一步影响其新项目的获取,导致业绩进一步恶化,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持续减弱。
此外,今年年初以来,招商证券的IPO项目撤回数量激增。截至6月27日,招商证券保荐的28个IPO项目中,已有11个项目撤回,撤否率高达39.29%,撤否率在保荐数量前10家券商中排名第三。
招商证券今年撤回的IPO项目暴露出诸多问题,折射其项目把控能力严重不足。以得一微为例,这家芯片企业连年亏损、现金流持续为负,却仍获得招商证券青睐。此外,得一微还牵涉到多名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间接持股的敏感问题。尽管公司后续作出澄清,但此事仍在业界引发广泛质疑。
爱康生物的案例则更显尴尬。面对监管层的问询,该公司长达一年半时间未作出回应,最终只得主动撤回申请。深入剖析其业务模式可见,爱康生物过度依赖诊断仪器收入,而这一细分市场增长空间有限,恐怕正是其难以回应监管疑问的症结所在。
这些案例无一不暴露出招商证券在项目筛选和风险评估方面的重大缺陷。财务异常、行业前景不佳等显而易见的风险竟能顺利通过内部把关,不禁让人怀疑招商证券是否存在急于扩大业务规模而忽视项目质量的倾向。这种重量不重质的策略不仅损害公司声誉,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优质项目流失,进一步加剧其投行业务的颓势。招商证券亟需重新审视其项目筛选标准和风控机制。如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项目质量,恐难在日益激烈的投行竞争中立足。
困境之因:内控不彰、人才流失、高管变动频繁
招商证券投行业务的持续下滑和频频违规,绝非偶然。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存在着多重深层次问题。
最为突出的是内控机制的失效。从2014年的独立财务顾问失职案例,到近年来频繁出现的IPO项目撤回和各种违规事件,都暴露出招商证券内部风控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今年以来,随着监管的趋严,招商证券内控问题愈加暴露在公众视野。今年1月、2月、4月,招商证券投行业务都曾收到罚单,违规行为包括对发行人关联方有关事项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未持续跟踪和监督发行人履行有关信披临时报告义务、对发行人境外销售业务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等。此外,根据新浪财经资料不完全统计,招商证券可谓违规专业户,仅2024年上半年就收到12张罚单。
这种内控机制的失效,不仅影响了公司的业务质量,更损害了其在市场中的信誉。内控机制的缺陷,往往源于公司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招商证券可能过度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质量的把控。
人才流失也是招商证券面临的一大挑战。2024年年初,一场高层震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原招商证券投行部总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炳全的离职,不仅是一位重量级人物的流失,更引发了一场人才出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据界面新闻报道,2023年底招商证券投行业务部曾掀起一轮离职潮,多位业务骨干追随王炳全,集体加盟中信建投证券。这一系列人事变动无疑给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带来了沉重打击。
在投行业务中,人才和客户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的流失,不仅造成了人才断层,更可能导致大量优质客户资源的流失。这种人才流失的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对招商证券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市场地位的进一步下滑。
更令人忧心的是,招商证券高层管理团队的频繁变动。Wind数据显示,招商证券现有的10名高管及其他重要人员中,有6人是在2023年之后新任命的。这种高比例的人事变动,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不稳定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总经理一职的频繁更迭。自2018年起,招商证券的总经理位置已经历了王岩、霍达、熊建涛、吴宗敏四位掌舵人。其中,霍达作为首席信息官,分别于2018年和2021年两次代理总裁职务,每次任期仅为4-5个月。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对于一家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频繁的人事变动不仅可能影响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和执行力,还可能给员工和市场传递出不稳定的信号。
这种人才流失和管理层动荡的局面,与招商证券近年来业绩下滑、市场地位下降等因素密不可分。它既是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和外部竞争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成为加剧公司困境的催化剂。对于招商证券而言,如何稳定管理团队,留住核心人才,重建内部信心,将是公司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