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雪兰莪光伏组件厂正式投产 在马来西亚布局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殷高峰
10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隆基绿能获悉,隆基绿能双文丹组件工厂(LONGi Malaysia Serendah Module Plant)一期于10月17日正式投产。
据悉,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西海岸的雪兰莪州双文丹市,是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布局的太阳能生产制造基地的一部分。
“隆基绿能双文丹组件厂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在马来西亚实现光伏全产业链闭环,也是隆基绿能迈向国际化布局的重要里程碑。”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马来西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据悉,该组件工厂占地140英亩,耗资18亿令吉(约合28亿元人民币),是隆基绿能在西马来西亚的首个制造基地,采用了目前光伏行业最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组件产能可达8.8GW(首期为2.8GW,第二期为6GW)。随着一期工程的顺利投产,二期工程也随即启动。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隆基绿能自2015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6年涉足马来西亚,先后在位于砂拉越州的古晋和民都鲁布局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片与组件制造。其中,隆基绿能在古晋布局了第一个海外基地,也是全球首个垂直一体化单晶硅太阳能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单晶太阳能硅棒、硅片和电池。迄今为止,隆基绿能累计在砂拉越州投资约54亿令吉(相当于约83亿元人民币)。
“从2016年的单晶硅片生产布局,到目前形成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全产业链闭环。”上述负责人表示,除了持续补全产业链,今年公司更是决定将隆基绿能亚太总部设立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制造基地形成产销联动,进一步提升隆基绿能在亚太区域的品牌影响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光伏企业海外布局提速
不仅是隆基绿能,国内的光伏巨头们也加快了海外的布局步伐。TCL中环、天合光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阿斯特也在今年纷纷公布了海外的产能新计划。
“海外光伏市场的需求对于光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利润贡献点,这也是光伏企业加速海外布局的重要因素。”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额最多,规模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出口额、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约36.3GW,同比增长60.8%;电池片出口量约23.8GW,同比增长130.7%。
从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情况来看,硅片和电池片的出口量增速明显,硅片出口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电池片主要出口向亚洲地区;组件出口额虽然降低,但体量达到108GW,主要出口向欧洲。
“伴随着近几年各国光伏产业政策的收紧及双反政策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冲击,光伏企业海外布局成为趋势。”屈放表示,东南亚是光伏企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已经逐渐形成闭环产业链,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光伏企业也纷纷在欧美建厂,虽然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但由于欧美市场光伏毛利率较高,因此光伏企业仍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此前曾表示,未来隆基绿能将继续在东南亚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和美国公司合资建设5GW组件厂。在中东、欧洲、拉美等地区,团队还在分析全球合适的投资计划,保持密切关注。
“目前,隆基绿能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除中国外,还有美国、越南、马来西亚,另外还有150余个分支机构。”上述负责人称。
“光伏企业海外布局也需要注意,各国的政治生态环境,产业政策及劳工政策对于光伏企业长期布局是否有影响。因为各国首先是要建立本国光伏制造企业,虽然也能接受外部投资,但与本土企业竞争中会出现倾向性因素。”屈放表示,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各国大规模对光伏行业的投资,海外也逐渐出现光伏产业过剩的现象,这对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如果在当地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加之人力成本过高和外汇结算等因素,可能导致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过高。
隆基绿能曾在财报中表示,全球贸易壁垒将导致行业制造产能分散化,企业的全球化经营能力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编辑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