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煤电15.77亿接盘陕西黑猫亏损资产 煤炭行业逆周期扩张暗藏玄机
在煤炭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一场涉及近16亿元的资产交易在两家上市煤企之间悄然达成,11月5日晚间,恒源煤电(600971.SH)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4.4亿元收购陕西黑猫(601015.SH)持有的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能煤业”)和张掖市宏能昌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盛能源”)100%股权,同时承接陕西黑猫对标的公司的11.37亿元债权。
在煤炭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一场涉及近16亿元的资产交易在两家上市煤企之间悄然达成。
11月5日晚间,恒源煤电(600971.SH)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4.4亿元收购陕西黑猫(601015.SH)持有的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能煤业”)和张掖市宏能昌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盛能源”)100%股权,同时承接陕西黑猫对标的公司的11.37亿元债权。这意味着,这笔交易的实际总对价高达15.77亿元。
其中,宏能煤业100%股权价款约4.4亿元,昌盛能源100%股权价款仅1元。
亏损资产背后的算盘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恒源煤电是安徽省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
表面上看,恒源煤电似乎接了个“烫手山芋”。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宏能煤业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净利润亏损5504.35万元;昌盛能源实现营收2.64亿元,净利润亏损1732.25万元。两家标的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恒源煤电还需承接陕西黑猫对标的公司的11.37亿元债权。这笔债权支付完成后,将形成标的公司对恒源煤电的债务。截至今年8月末,宏能煤业总资产24.25亿元,所有者权益4.32亿元;昌盛能源总资产5.71亿元,所有者权益7007.88万元。
陕西黑猫方面,此次剥离资产被解释为战略调整。公司在相关公告中表示,未来已将煤炭业务聚焦于新疆,在甘肃短期内难以继续扩大规模,因此决定退出甘肃市场,聚焦陕西、内蒙古、新疆三个生产基地。
这一进一退之间,折射出两家煤企对行业前景的不同判断。
逆周期扩张的底气
对于正处于业绩下滑期的恒源煤电而言,这笔交易无疑是一场豪赌。
今年前三季度,恒源煤电归母净利润为-9972.3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但公司货币资金储备充足,截至9月末账面金额达52.54亿元,这为此次收购提供了资金保障。
恒源煤电在公告中强调,本次收购可以增加公司的资源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且使用自有资金购买股权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从标的资产质量看,宏能煤业确实具备一定潜力。资料显示,宏能煤业产能已于2023年6月由90万吨/年核增至180万吨/年,同时拥有配套的300万吨/年选煤厂及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昌盛能源则下辖一座300万吨/年选煤厂及配套矸石综合利用(制砖)项目。
一位煤炭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在当前行业低谷期进行并购,虽然短期可能拖累业绩,但从长期看,如果煤价回升,这笔交易或许能成为恒源煤电业绩反弹的催化剂。
行业寒冬中的曙光
这笔交易达成的大背景,是煤炭行业正在经历周期性下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1%。煤价持续低迷是导致行业盈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不过,近期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信达证券、民生证券等机构研报指出,随着冬季用电用煤高峰到来,10月底国内煤价已开始进入上行通道。
“煤炭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明显,当前正处于周期底部区域。”上述分析师表示,“此时进行资产并购,收购价格相对合理,但需要承担短期继续下行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黑猫于2021年11月以4856.01万元收购宏能煤业100%股权,如今以4.4亿元转让,看似获利丰厚,但考虑到期间投入的11.37亿元债权资金以及标的公司后续建设投入,实际收益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考验才刚刚开始
对于恒源煤电而言,收购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亏损资产扭亏为盈才是真正的挑战。
公告显示,恒源煤电将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完成此次交易,这虽然避免了融资成本,但也将消耗公司近三成的现金储备。在行业下行期,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此外,标的公司现有的11.37亿元债务将转为对恒源煤电的欠款,这部分债务如何偿还、是否会计提坏账准备,都将影响公司未来的财务报表。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不需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这意味着,除非出现重大变故,这笔交易将如期推进。
在煤炭行业的寒冬中,恒源煤电的这次逆势扩张能否带来预期中的资源增量和协同效应,仍需市场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冬季用煤旺季的到来和煤价企稳回升,这场交易的成败将更快见到分晓。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