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轮轮胎:两座新工厂计划明年投产
(来源:炭黑产业网)
当前白炭黑行业中,稻壳制白炭黑技术凭借资源循环与成本优势,正成为行业内外的关注焦点。炭黑产业网特此以益海嘉里(合肥)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全球首创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为样本,深入剖析这一为白炭黑行业量身打造的绿色、低成本原料供给新路径。

前端预处理:稻壳的清洁化与能源化利用
在益海嘉里庐江生产基地,水稻加工产生的稻壳首先被输送至动力车间的专用燃烧系统。
与传统焚烧不同,该系统采用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在充分燃烧稻壳释放热能的同时,严格控制烟气排放。
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蒸汽动力,驱动整个粮油加工生产线运转,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据生产部动力车间负责人田再滔介绍,该稻壳燃烧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数千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万吨,在为企业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时,完成了稻壳的第一步“减量化”与“能源化”处理。
核心转化:稻壳灰提取高纯度白炭黑
稻壳燃烧后产生的稻壳灰,其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0%以上,是制备白炭黑的优质原料。
益海嘉里通过自主研发的提纯工艺,对稻壳灰进行深度处理:首先采用水洗法去除灰分中的可溶性杂质(如钾、钠等金属离子),再通过酸解、过滤、沉淀、干燥等工序,将稻壳灰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高纯度白炭黑产品。
该技术制备的白炭黑具有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杂质含量低等特点,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业级应用标准。
与传统的石英砂制白炭黑工艺相比,稻壳灰制备路径省去了石英砂开采、破碎等环节,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更减少了非金属矿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实现了“以废代矿”的绿色生产理念。
稻壳制白炭黑的市场价值
益海嘉里从稻壳中提取的白炭黑,凭借其绿色属性与产品性能,已在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白炭黑市场中极具竞争力的新兴品类。
绿色轮胎领域:作为轮胎补强剂,稻壳基白炭黑可显著提升轮胎的抗湿滑性与耐磨性,同时降低滚动阻力。其绿色环保的原料来源,也符合全球轮胎行业对可持续供应链的要求。早在2015年6月,益海嘉里便已与美国知名轮胎制造商达成稻壳灰白炭黑供应合作,相关产品成功应用于其乘用车轮胎生产。
橡塑制品领域:在橡胶密封件、塑料改性等产品中,该白炭黑可改善制品的力学性能与加工流动性,替代部分传统炭黑或矿物填料,减少石化资源依赖。
纺织与日化领域:在纺织品整理中,白炭黑可赋予面料抗菌、抗紫外等功能;在牙膏、化妆品等日化产品中,其细腻的颗粒度可作为摩擦剂或增稠剂,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行业启示:产业链协同
稻壳制白炭黑技术的成功落地,离不开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的全产业链支撑。
一方面,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周边农户建立稳定合作,每年收购数千吨优质稻谷,确保稻壳原料的稳定供给;
另一方面,稻壳燃烧产生的能源反哺加工环节,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形成“原料-能源-产品”的协同闭环。
当前背景
我国每年水稻产量2亿多吨,可产约4000万吨稻壳,传统处理方式多为焚烧或丢弃,而益海嘉里通过“吃干榨净”的全产业链布局,让稻壳实现了从农业废弃物到工业“功能性原料”的蜕变,其稻壳制白炭黑技术更是循环体系中的核心创新环节。
(部分信息来自: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