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武超则:“投行+投研+投资”联动 实现研究业务高质量发展

查股网  2024-12-07 04:00  中信建投(601066)个股分析

◎记者 李雨琪

随着公募降佣大幕的拉开,国内券商研究业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对券商研究所而言,如何从向买方提供研究服务获得分配佣金转向更高质量的综合研究,成为全行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近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武超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券商牌照同质化竞争下,降费和行业集中是必然趋势,但不意味着研究价值趋弱,反而在前瞻性的战略研究、全球化的资产配置研究、前沿新技术革命、产业链深度研究等方面需求更为急迫。”

坚持“立足于外,服务于内”的战略目标

当前,公募费率改革无疑给证券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券商研究所的传统盈利模式遇到挑战,此次改革也将推动券商研究业务专注提升深度和服务质量。

在武超则看来,传统的“以研究换佣金”模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面临压力,迫使券商研究所寻找新的盈利点和业务模式。卖方不能简单将自己的研究能力定位于二级市场,而要更多为客户、公司、股东、政府提供战略及产业研究支持,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对研究所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研究所转型的抓手在哪?武超则分享道:“‘立足于外,服务于内’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战略目标。”具体来看,一方面,重视培养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研究员,提供专业化、深度化、前瞻化研究,发挥大型证券公司全牌照业务优势,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研究、代销、托管、衍生品、两融、投行等一条龙专业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能力赋能投行、财富管理、大资管、大投资等业务,提升自身研究能力、打造研究特色,不断凸显研究所对证券公司内部的长期价值。

“未来,中信建投证券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香港研究员的布局,提升海外市场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研究队伍。”武超则透露。

打造“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人才梯队

今年以来,券商研究所从业人员流动较为密集,特别是降本降佣背景下,不少券商本着降本增效原则,都正在加强研究人员配置,同时对优秀人才的引进需求更强。

人才是研究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明星”分析师的加盟对于券商研究所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武超则告诉记者:“近年来,中信建投引入知名分析师的节奏比较快,已将多位‘明星’分析师招入麾下,如策略首席陈果、宏观首席周君芝、政策研究首席胡玉玮、金工首席姚紫薇、金属首席王介超、家电首席马王杰等,当前基本每个赛道上都已经有了市场头部的知名领军人物在带领团队。同时也吸收了大量非金融专业的专家型人才,目前研究团队中已有过半的研究员具有深厚的行业和产业背景。”

与此同时,自主培养的新生力量也纷纷崛起。如国防军工首席黎韬扬、非银金融首席赵然、人工智能首席于芳博等均是中信建投证券内部培养。“稳定的人才梯队才能给公司研究带来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新生代的‘90后’分析师我们也会着重去培养,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自我造血功能。”武超则说。

探索研究业务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证协数据显示,去年共有80家券商发布境内上市公司研报超过10万份,人均产量很高,行业“内卷”现象凸显。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卖方需要直面前所未有的竞争和转型压力。全面注册制下行业估值体系的市场化和多样化,意味着对行业分析师的研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武超则表示,高质量的研报是券商研究所展业的基础,更是研究所打造差异化研究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武超则认为,长期来看,研究业务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品牌影响力,有三大发展路径:

一是提升研究质量。券商研究所应持续投入资源,提升研究报告的深度和广度,确保研究的独立性、前瞻性和专业性。通过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二是加强对内服务协同。券商研究所应进一步发挥对内服务的功能,通过为公司内部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经纪业务等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支持,增强内部协同效应,构建多元化业务模式,实现“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提升整体业务的竞争力。

三是强化合规和风险管理。在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应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加强合规和风险管理,确保业务的稳健运行,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