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国际一年揽单308亿海外合同增65% 推动转型2024年最高预盈2.3亿扭亏

查股网  2025-02-05 07:46  中铝国际(601068)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推动产业转型成功扭亏,中铝国际2024年新签合同超300亿元。

近日,中铝国际(601068.SH)公告称,2024年新签合同总额为308.26亿元。其中,公司新签工业合同为282.7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1.73%,较上年同期增长42.6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随着特高压、汽车、家电等需求表现亮眼,氧化铝价格上涨,中铝国际业绩水涨船高。

根据中铝国际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1.7亿元至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扭亏的原因,中铝国际表示,公司加快推动转型升级,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冶金及优势工业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大幅提升,海外新签合同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中铝国际新签海外合同60.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09%。

一年新签308亿合同

中铝国际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铝集团”)控股子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领先的技术、工程服务与设备供应商。公司于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于2018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A+H”股有色工程技术第一股。

中铝国际的业务主要包括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工程施工及承包、装备制造等。近年来,公司聚焦有色和优势工业领域,市场竞争力强劲。

近日,中铝国际公告称,2024年新签合同总额为308.26亿元。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的设计咨询、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装备制造板块分别签订合同2415个、2496个、929个,分别涉及合同金额22.39亿元、257.94亿元、27.93亿元。

分地区看,当年该公司境内外分别签订合同5628个、212个,分别涉及合同金额247.31亿元、60.95亿元。

分业务来看,中铝国际表示,2024年公司新签工业合同为282.76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的91.73%,较上年同期工业项目增加42.66%;公司聚焦战略优化调整,主动放弃了部分市政民建类业务,全年新签非工业合同较上年同期减少174.41亿元;公司全年新签海外合同60.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09%。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铝国际未完工合同总额为490.24亿元。

推动产业升级净利扭亏

作为央企中铝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中铝国际近几年业绩呈现波动。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0.4亿元、239亿元、237亿元、223.4亿元,基本上属于原地踏步;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9.76亿元、-10.70亿元、1.13亿元及-26.58亿元。

进入2024年,中铝国际经营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去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7.1亿元,同比增长11.31%;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据中铝国际此前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1.7亿元至2.3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4年度实现扣非净利润约为-1.1亿元至-1.6亿元。

对于净利润扭亏的原因,中铝国际表示,公司加快推动转型升级,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冶金及优势工业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大幅提升,海外新签合同创历史新高。

此外,公司以设计企业为龙头,发挥科技引领和全产业链优势,工业EPC业务同比大幅增长;公司进一步提升项目履约质量,实施项目全过程极致成本管控;深化推动劳动效率改革,管理成本进一步下降,降本效果显现。公司加强收款管控,紧盯当期销售回款,部分长账龄应收款项实现清收,当年计提的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中铝国际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公司拥有行业先进的矿山技术,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矿山等;拥有世界领先的冶金技术,电解铝设计产能超过了中国总产能的80%。公司还拥有国内唯一一家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发科研院所,在全国大中型有色金属加工工程设计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12亿元、9.43亿元、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1%、3.43%、5.06%。近三年其研发费用合计超过2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