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视野推进中国民航品牌建设
转自:中国民航网
中国品牌日活动日前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刚刚结束了“最热门五一”出行服务保障的国航、东航、南航、厦航、川航等多家国内知名航空公司亮相展会,以各自精心打造的品牌向公众展示形象。
民航业是一个服务人、连接人、面向人的行业,人的感受、体验、口碑、认可凝聚成品牌,品牌又进而成为影响感受、体验、口碑、认可的要因,直接息息相关着行业、息息相关着行业中的每一家企业。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民航业恢复的不仅仅是航班、航线和运输量,更有出行体验:航空公司持续恢复着此前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而在部分领域暂停的相关服务环节,如休息室服务项目、客舱里的部分机供品、航程中的热餐食,以此为旅客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这是中国民航优质服务在各航企服务品牌中的具体体现。当然,安全运行更是民航行业最基础、最核心的品牌要义所在,在市场需求迅速走高的同时,从行业主管部门到运行单位对安全工作的一再发力,尤为擦亮品牌的应有之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国民航各大航空公司迅速行动的同时,复苏催生的脚步声、以及背后传递的更多信号正从四面八方涌来。汉莎航空集团全球市场与站点高级副总裁弗兰克·纳伍(Frank Naeve)上个月对中国进行了市场访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用“可信度”“专业度”等词汇定义汉莎这家1926年就通航中国的国际知名航企力图在中国市场、向中外旅客展现的形象。当前,汉莎在中国市场的航班已经恢复至每周36班,并计划在今年暑运期间进一步恢复。“3年后,能够回来,真的很高兴”,比汉莎专访稍早几天,英国航空中国区销售总监郝婕思 (Jessica Hulton) 在上海用中文如是说。英国航空上海—伦敦航线复航分享会在沪举行,这是英国航空在中国内地恢复的首条航线。分享会特别邀请了爱尔兰旅游局这样英国之外、其他欧洲目的的机构来宾致辞,潜移默化地传递着英航深耕中欧航线、并拥有良好枢纽通达性的特色。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民航各航企的口碑营造、认可达成、品牌实现,从来不是、今后更不可能是闭门造车,必须要在全球民航业的舞台上,既以自身水准赢得外航伙伴在联营服务、中转联程、地服代理等方面的合作选择,又直面各国同行间必然存在的挑战,围绕旅客体验的全方位竞争。
即使在新冠疫情影响凸显、行业最为承压的日子里,中国民航都曾经创造过“随心飞”这样脍炙人口的产品品牌,曾经有过为断臂男孩紧急滑回航班的暖心之举。这为品牌增添了含金量。在行业复苏的当下,民航人为安全运行、为旅客感受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更一定会功不唐捐于品牌建设,为中国民航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转自《中国民航报》第6611期 第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