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股份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斌:储能需高安全高效率的技术支撑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贺王娟
“未来储能电站主要还是以新能源配套储能、共享式、集中式的大型储能为主。”四方股份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
事实上,当前国内储能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在规模化的趋势之下,如何为电网提供稳态和暂态的支撑也是目前业内研究重点。
在刘斌看来,虽然当前储能行业各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但仍面临产品同质化问题,未来只有真正掌握底层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整个产业链把控能力的企业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加大储能技术研究
“储能系统不是简单的集成,要深挖核心技术。”刘斌坦言,当前储能行业入局者众,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还是比较严重,只有深入技术环节的研究,去理解产品背后深层次的机理,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日前,四方股份在其官微上发布储能专场招聘信息,加速布局储能业务。据刘斌介绍,四方股份入局储能,主要还是鉴于行业发展并不成熟,公司储能业务重点在加大各项技术研究和产品升级阶段,市场开拓方面相对稳健。
据其官微显示,此次四方股份招聘集中在技术与产品岗,主要涉及微网、储能系统、PACK、BMS几方面。
谈及四方股份在储能技术布局,刘斌告诉记者,作为基于自有核心产品的储能集成商,目前四方股份正在加大对业内最新储能技术路线做研究,包括面向大型储能电站的高压级联储能变流器、面向工商业侧的模块化储能变流器以及加大对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等其它技术路线的跟进储备。
“因为整个部件包括电池和整体的储能设备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一定要把它摸得很透,才能应用好它。”刘斌谈到。
据了解,四方股份是国内较早研发应用储能产品的厂家之一,主要专注于储能核心装备的研发与系统整体集成供货,其核心自研产品包括储能监控及能量管理系统、高低压储能变流器、控制保护等。
华宝证券分析称,2023年将会是大型储能需求高增长的元年,而高压级联具备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性等优势,更适合于大型电站储能场景,且随着储能商业模式逐渐理顺,业主更加重视产品性能,高压级联的安全性及性价比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地凸显,未来高压级联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专注国内储能市场
在刘斌看来,受益于政策推动,目前国内储能项目的商业化路径越来越清晰,且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占比不断提高,国内储能市场前景可期,也将带动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展。
据CNESA预测,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0.3%。
此外,当前储能产业百兆瓦级项目已成为常态,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单个项目规模较以往大幅提升,有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了并网运行,5倍于去年同期数量,且规划在建中的百兆瓦级项目数更是达到400余个,其中包括7个吉瓦级项目。
而就在今年2月份,四方股份就助力我国首个移动式大容量全场景电池储能站投运,该电池储能站为我国首个结合大容量高压级联技术路线和可移动设计的电池储能站,可应用于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提供削峰填谷、平滑新能源出力、保电、应急、备用、扩容和移动救援等功能,灵活、高效地满足电网阶段性功率、能量需求。
谈及对于四方股份储能业务的定位,刘斌表示,还是聚焦于打通集成环节产业链,将其中的EMS、PMS、PACK集成技术以及BMS都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打造整体关键技术环节全掌握的优势,去提供更专业的储能系统集成。
据悉,目前储能系统集成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不断得到下游的实际应用。机构分析称,目前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格局未定,仍处于充分享受市场规模快速放量获得订单的阶段。不过安信证券认为,随着产业的逐步成熟,盈利机制理顺,马太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具备技术、经验、规模优势的厂商或将留到最后。
(编辑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