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大卖 赛力斯2024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查股网  2025-01-23 19:50  赛力斯(601127)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华夏时报记者刘凯北京报道

转型卖爆问界后,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赛力斯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1月21日晚间,赛力斯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至14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32%至309.30%。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至6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51.50亿元至56.50亿元。

赛力斯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度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秉承技术驱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销量提升,2024年度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主营业务收入取得较大增长,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汽车分析师徐嘉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公告可以看出,赛力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赛力斯能够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实现了销量的大幅提升。”

连续四年亏损后首次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赛力斯集团成立于1986年9月,前身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赛力斯汽车是该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依靠华为,赛力斯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厂商,AITO问界是赛力斯汽车的核心品牌,长期占据赛力斯汽车的绝大部分销量。

在徐嘉平看来,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无疑对其业绩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华为的品牌效应和技术支持,赛力斯得以快速进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为赛力斯的产品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最后,双方的合作还促进了销售渠道的拓展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从而推动了赛力斯销量的快速增长。

业绩预报显示,公司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至14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32%至309.30%。而此前,赛力斯曾连续亏损四年,从2020年到2023年,累计亏损金额高达约98.3亿元。其中,2020年净亏17.29亿元,2021年净亏18.24亿元,2022年净亏约38.3亿元,2023年净亏24.5亿元。

这意味着,自2021年3月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后,赛力斯终于在2024年预计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打破其此前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

对于赛力斯的成功,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形容为:“八年卧薪尝胆,三年跨界融合,打造三款智能电动汽车。”赛力斯于2016年从美国硅谷起步,进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赛道。2021年赛力斯汽车与华为双向奔赴,跨界汽车业务全面合作,联合设计为用户带来了行业领先的AITO问界M5、M7、M9三款智能电动汽车产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自2024年一季度实现首季经营性盈利后,赛力斯不仅定下了问界年产销百万的三年目标,还不断增强对问界的话语权。一方面,赛力斯收购华为持有的全球所有类别“问界”及其他相关商标权及申请权、相关外观设计专利;另一方面,赛力斯购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对赛力斯来说,深度绑定华为或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问界大卖赛力斯华丽转身

亮眼数据的背后,与问界品牌的爆卖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截至目前,赛力斯汽车旗下问界品牌已推出包括问界M5、问界M7、问界M9共计三款车型,价格区间覆盖20万元至60万元级别。

业绩报告指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推动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显著提升,使其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数据显示,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赛力斯旗下的明星车型问界M9,自上市以来累计大定订单已突破20万辆,交付破15万辆,稳居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问界M7车型,年度累计交付新车19.7万辆,同样拿下了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

据记者了解,赛力斯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发布问界M8,与问界M5、M7和M9形成更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业内人士预测,基于问界品牌的市场热度和丰富的产品体系,赛力斯今年的销售目标或将接近翻番。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更是明确指出,2025年问界品牌要锚定豪华车阵营,M9要锚定豪华车销量持续第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倍增计划,争取在三年内实现新能源汽车百万量级的目标。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问界M8是赛力斯2025年的重磅新车,有望复制问界M9的成功经验,可承接问界M9的下沉市场红利,成为40万元级别的一款爆款车型。预计问界M8的稳态月销量将达到1.5万辆左右,2025年将为赛力斯带来超过400亿元的营收,有望带动公司2025年盈利进一步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赛力斯仍在谋求转型机遇。

除新车布局外,在业绩预告发布的同一日,赛力斯宣布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重庆两江新区龙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目前这项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赛力斯指出,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尚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获得前述注册,以及最终获得相关注册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