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机构豪掷50亿 赛力斯B+轮融资背后的新能源暗战
当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赛力斯汽车在 2025 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资本答卷 ——50 亿元 B + 轮融资的圆满落定,如同为这场激烈的角逐注入了新的能量。这则消息迅速在行业内外传开,不仅让市场看到了资本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看好,更凸显了赛力斯汽车在行业中的独特分量。
这场融资盛宴吸引了 9 家实力机构的集体加入,阵容堪称豪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交银金融资产投资等国有大行旗下平台的身影尤为显眼,它们各自掏出 10 亿元真金白银,成为本轮融资中最坚定的支持者;农银金融资产投资等同行也紧随其后,而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等产业资本的入局,则让这场投资更添几分产业协同的深意。这些机构的共同选择,背后是对赛力斯汽车发展路径的深度认可,50 亿元的资金洪流,将为企业在技术攻坚、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提供坚实后盾。
融资定价的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精密测算,9.0361 元 / 1 元注册资本的价格,是参考 2024 年 8 月二级市场行情、结合子公司流动性折价等多重因素,再经过多方反复磋商才最终确定的结果。这样的定价既维护了原有股东的权益,也给新投资者留出了合理的回报空间。时间来到 2025 年 6 月 23 日,随着全部投资款到账和工商变更登记的完成,赛力斯汽车的注册资本正式跃升至 106.37 亿元,这个数字的变化,不仅是资本实力的直观体现,更是企业发展能级的一次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 50 亿元融资与 2024 年 12 月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投入的 11.2 亿元同属一轮,两轮合计 61.2 亿元的资金注入,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财务面貌。资产负债率的降低、资金储备的充盈,让赛力斯汽车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更具底气。而在股权结构上,赛力斯集团依然以 93.6328% 的持股比例保持绝对控股,其他投资者持股均不超过 1.5%,这种格局既保证了企业战略的稳定性,又通过引入多元资本激活了发展活力。
资金的投向早已明确,每一分钱都将用在刀刃上。智能化工厂的升级计划已在酝酿中,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将逐步落地,让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再上台阶;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将加速,销售网络的拓展、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正让赛力斯的品牌影响力向全球蔓延;而核心技术研发更是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关键领域的攻关,将为企业打造更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这场融资的意义远不止于资金本身。它是市场用资本投票的结果,印证了赛力斯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战略价值;也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为其在智能化、全球化的道路上按下了加速键。当这些资金逐步转化为先进的生产线、广阔的海外渠道和领先的技术成果,赛力斯汽车不仅能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将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注入新的动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