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债高手”常熟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占净利润60%
4000亿常熟银行,率先发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
数据堪称亮眼。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常熟银行依旧保持着营收净利双增,其中营收超60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逾19亿元,同比增长13.5%。
从营收来源来看,常熟以外地区为常熟银行贡献了66.52%的营收,拨备前利润占比66.62%。其中,常熟以外的江苏省内地区实现营收30.24亿元,占总营收的49.88%,江苏省外地区(村镇银行)实现营收10.86亿元,占总营收的16.64%。
今年以来,常熟银行吸收合并7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但很显然,规模扩张后的常熟银行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特别是资产质量,尤为值得关注。按照正常逻辑,吸收合并村镇银行,一定程度都会对母行资产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常熟银行的表现来看,显然也打破了这一常规。
截至2025年6月末,常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6%,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常熟地区及江苏省外地区(村镇银行)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5%、1.07%,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而常熟以外的江苏省内地区贷款中,异地分支机构及村镇银行贷款不良率均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但抬升后的不良率仍保持同业优势,分别为0.83%、1.01%。
0.76%的不良率,这一数据不仅在同梯队中处于较低位,即便从整个行业来看,也是妥妥的“强者”。强的不仅是资产质量,还有净息差水平。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常熟银行的净息差为2.58%。虽然较一季度下降3个基点,较2024年全年收窄13个基点,但在同业之中,显然仍是首位。
业绩高增长还能控制住风险,息差下行背景下也能够逆风保持高位?常熟银行到底凭的是什么?一是在资产定价和负债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
常熟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达54.18%,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69.30%,利率普遍高于批发业务。这种业务结构使其生息资产收益率较高,成为维持高净息差的核心因素。
另外,在个人业务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已经累计把42万常熟新市民变成自己的客户,其中信贷客户1.9万,贷款金额62亿元。
成本控制方面,2024年末,常熟银行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0BP至2.20%,2025年一季度末进一步降至2.01%。通过优化定价策略和存款结构调整,有效降低了付息负债成本。
更重要的还有投资收益的支撑。2024年非利息收入中,常熟银行投资收益占比达83.5%,同比增长56.03%。主动进行止盈操作,使投资收益成为利润的重要补充。
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常熟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0.83%,但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增57.26%。其中,非息收入增长的大头来自投资收益。今年上半年,该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1%至12亿元,对净利润的贡献高达63%。而投资收益中,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收入占比超七成。
可谓是:玩债“高手”的沉浸式变现之路。
从行业来看,也不只是常熟银行。鉴于债券牛市行情,投资收益近年来成为息差下行背景下中小银行【稳业绩】的关键手段。根据央行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中小银行债券投资规模已达46.44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2.42%。
近期同样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的江阴银行业绩数据也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8.82亿元,同比也大幅增长81.44%,占该行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也达到36.7%。不过,和常熟银行不同的是,江阴银行的投资收益主要源于处置金融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截至2025年6月末,江阴银行的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合计为650.34亿元,与2024年末持平。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为253.3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8.58%;债权投资规模为237.09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2.36%。这意味着,江阴银行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并在半年内将债权投资规模压降了68.27亿元。
常熟银行半年报则显示,在投资收益中,其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收入占比超七成。
玩债,还是看常熟银行。当然,整体经营能力,常熟银行也很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