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海映新城
美食水岸及商业区
碱渣治理项目
临洪河观鸟
□ 本报记者 刘慧洋 通讯员 易敏 张志坚 江月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的通知》,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新城的江苏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消息传来,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港城东侧的这座滨海新城:一条条交通大动脉横贯老城新城,拉近彼此距离;大数据、跨境电商、康养医疗等新兴产业陆续落地;学校、医院、住宅等民生配套陆续建成,日益完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昔日的填海滩涂早已实现颜值跃升,连云新城正舒筋展骨,蓄势待发。
从无到有,打造城市新中心
从高空俯瞰连云新城,北侧的海岸线蜿蜒伸展,东依北固山,西接临洪河口湿地,南临242省道,北至黄海。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依山傍海、湖岛环抱、湿地绕城,展开了一幅蓝绿交织的画卷。
2006年,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连云港市海滨新区用海总体规划的批复》,连云港市启动滨海新城(现连云新城)建设,将辖区内58平方公里的滩涂、盐田和浅海淤积带进行改造和利用。2012年1月19日连云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成立,标志着新城由抛填造陆阶段进入全面建设的新时期。经过长达7年的填海造陆工程,茫茫海域形成2万余亩的优质陆地,成为连云新城的主要发展区域。
近年来,连云区委区政府紧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城市新中心、高水平打造江苏“新外滩”目标要求,重点布局发展公共服务、健康医养、商贸金融、高端居住、智慧信息等功能,努力建成资源集聚、功能完善、交通便捷、产业齐备的城市新中心。
去年,作为连云新城数字产业园首个引领性工程,中国移动长三角(连云港)云计算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是中国移动苏北地区最大的算力中心,占地面积19.79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可容纳标准机柜1808个,承载服务器超3.5万台,提供算力超90Pflops(相当于“太湖之光”超算运算能力)。据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至4元GDP增长,对制造、交通、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先进生产力。与此同时,园内电信天翼云中心一期也完成主体工程。连云新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夏振天表示,“这无疑让新城具备更强的数字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连云新城建设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引领。曾因受制于交通、配套等基础条件,连云港“近海却不亲海”,很长时间未能实现港、产、城有效联动,错失许多发展良机。为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承建方金海岸公司在连云新城修建海堤、围堰21公里,市政道路47.9公里,“六纵五横”路网体系日臻完善。一条条主次干道搭建出新城的框架,拉近了老城与新城的距离,加快了向海发展的步伐。目前连云新城的教育、医疗等配套正在优化完善中,特别是此次入选的江苏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建成后,将全面提升苏北地区中医整体诊疗水平,让老百姓就近享有高水平的中医医疗服务。
中核生态环境项目管理部副主任齐炳雪两年前因工作原因入住连云新城,她表示,自己一来到公司驻地就被面朝大海的环境所吸引,加上当地对引进人才在子女入学、购房上都有优惠政策,以及极具性价比的房价和生活成本,非常宜居。
腾笼换鸟,释放发展新空间
位于连云新城的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一类重点化工企业,前身为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1989年10月建成投产,曾是中国三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为国民经济和地方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对于许多连云港人而言,连云港碱厂不仅是一个有着3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厂,更是那个年代拼搏与辉煌的代名词。
随着时代发展,连云港碱业公司面临设备老化、废水废渣排放治理困难、能耗指标短缺等一系列问题。2021年12月20日,碱业公司响应政府“退城进园”号召,全面停工搬离现有厂区。
企业虽然搬走了,但由于技术等客观原因,作为衍生品的碱渣一直无法得到较好处理,经过30年累积,形成一个占地数千亩的碱渣池。由于碱渣沉淀后外观呈乳白色,当地人称之为“牛奶湖”。它的存在,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影响城市形象,对周围环境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何治理“牛奶湖”、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并被纳入省级重点项目。2021年,连云港市政府与中核环保有限公司签订连云港碱渣治理合作协议。2022年4月,碱渣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创新示范项目全面启动,投产后每年治理696万立方米碱渣,预计5年完成全部碱渣治理。“我们利用天津碱厂成功的技术方案和实施经验,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先进治理技术相结合,将碱渣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加药、沉淀等多个步骤,通过压滤机使其固液分离,固体部分作为工程土循环利用,余液经处理达到一级A类标准后排入大海,碱渣池内的物质全部得到治理和综合利用。”项目负责人董大坤算了一笔账,碱渣及坝体经无害化处理后,加工为约2960万立方米工程土、120万立方米石子并对外销售,预计销售收入20亿元左右。释放原碱渣场及周边约6000亩土地用于城市开发,有望直接产生土地收益近百亿元。
释放更多的空间后,新城将着力构筑“一核心八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将“江苏外滩”延伸至核心区内开泰河入海通道,进一步提升功能品质,加快完善新城综合承载力。同时,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提升金融商贸、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滨海旅游、购物度假、文化休闲、品质居住等生活配套,引导服务产业和优质资源向新城集聚。
绿色为底,绘就宜居新画卷
良好生态是连云新城与生俱来的“基因”。连云新城东依北固山森林公园,西接3平方公里的临洪河湿地,北临海州湾,坐拥森林、海洋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规划伊始,新城就以“海湾、潟湖”为核心,依托山海天然廊道,将山体、湿地、海景进行整体布局,打造集“青山、碧海、绿城、潟湖、湿地”于一体的生态环境。
临洪河口湿地是海州湾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多种水鸟迁徙的经停地和越冬地。数据显示,临洪河口湿地与鸟类相关的栖息地达到近270公顷,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让临洪河口湿地成为连云港美丽海湾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漫步湿地生态步游道,最醒目的就是一块块绿色湿地保护警示牌。临洪河口湿地修复项目技术人员刘艳双介绍,为减少人类对鸟类的影响,每年迁徙季节,生态步游道进行封闭式管理,为鸟类迁徙留下生态廊道。与此同时,定期对水鸟种群、数量及水质、生境演替等进行监测,精准评估湿地恢复成效和强化保护措施。
近年来,连云新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新高地。辖区内整体实施绿化种植2万余株,累计新增绿地5000余亩,西墅河、开泰河等水系综合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临洪河口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推进,累计退养还湿、退养还滩4100亩,清除互花米草面积2.9万亩,湿地退养还湿面积215.5万平方米;湿地地形塑造、水系构建与植被恢复面积312.2万平方米,东方白鹳、卷羽鹈鹕、黑脸琵鹭、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相继安家,获评首批省级“美丽海湾”示范项目。
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连云新城将建设成为崇尚自然、绿色低碳、返璞归真的宜居生态绿城,让生活在新城的百姓都能享受到原生态、会呼吸、有活力的自然之美。
“开窗见海,推门见绿”,连云新城结合内部以带状或环状道路绿化、滨水绿化为骨架,以城市生态公园、主题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以及大范围均匀分布的点状绿地为重点,突出生态本底特色,一座山水交汇、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