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 校园种植园收获满满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高润涵 胡子文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李灿伦)为了激发全体师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积极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因地制宜,特在教学楼旁开辟了校园种植园。这几天,种植园大丰收啦。
这片校园责任田位于一幢教学楼二楼平台上,面积约150平方米,从上学期开始覆土并分割成若干区域,由班级认领。“获批”土地后,同学们充分发挥头脑风暴,创意性命名责任田,设计好记录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种植小组举行了挂牌仪式,挂牌后的种植园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副校长廖加兴、德育副主任史陆华、各班班主任以及家长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学习种植的有关知识,并来到对应的种植地开始劳作。如何从植物的形态知道它的状况?怎么判断植物可能会出现根部腐烂?叶片上出现虫洞时,该用什么科学的方法去治疗?日常浇水要间隔多久?从种植到维护和收获,中间我们都要做哪些基础的工作?……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基础的护理方法后,孩子们用小锄头、小铁铲为责任地翻土、堆垄挖沟。他们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很快让这一片土地变得整洁有序。
本学期,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种植园里的萝卜、蒜苗、辣椒、茄子、菠菜等蔬菜大丰收。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的心里充满了自豪,部分班级还利用收获的劳动果实做了一顿美味的大餐!
从课堂到责任田,从课本到劳动实践,在呵护幼苗从拔节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观察记录和分工合作的能力,也切身体会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更收获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纷纷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劳动即教育,田地即课堂。在这一片劳动教育的沃土上,传承农耕种植文化的薪火,学校将这里打造成为孩子们学习、耕作与合作的复合型场所,让孩子们养成优良的劳动品格,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让“五育”落地生根,让“双减”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