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六个行动”齐发力

查股网  2025-03-03 17:37  新城控股(601155)个股分析

转自:草原云

今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重大项目谋划、助企纾困、就业促进、节水增效、区域合作深化和北疆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六个行动”落地见效,推动“三高一绿”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为现代化首府城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强引擎蓄势 夯实发展基础

将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新城区聚焦城市更新、生态环保、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社会民生、乡村振兴、房地产等项目领域,对标“六大产业集群”,立足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和要素条件,积极引进一批高标准、高水平项目,积极构建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格局。2025年度确保实施重点项目163个,年度投资计划达到299亿元。

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

在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方面,新城区进一步完善优化领导包联制度,紧盯项目开工进度,科学安排项目工期,优化审批流程,提前开展技术审查等绿色通道服务,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助企行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激发市场活力

新城区提前整理编制区内重点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清单,通过政金企对接会、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形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落实涉企优惠金融政策。

“新城助企·聚势发力”2025年新城区政金企对接会现场。

2月20日,新城区“新城助企·聚势发力”政金企对接会召开,22家金融机构面向到会的95家企业解读金融政策,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全面落实好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根,新城区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出件”。推出延时服务常态化,开发“诚信办”微信小程序。落实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解决方案。加强与拟上市企业的沟通对接,协调解决企业在拟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切实加大企业上市培育扶持力度。

与此同时,新城区还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三清零全覆盖”行动、推动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开展产学研推用全链条创新模式、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等,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就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稳岗 兜牢民生底线

2025年新城区春风行动首场特色品牌“荟萃商圈”招聘会现场。 范若泉 摄2025年新城区春风行动首场特色品牌“荟萃商圈”招聘会现场。 范若泉 摄

2月22日,2025年新城区春风行动首场特色品牌“荟萃商圈”招聘会召开,150余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就业岗位超2500个,涉及教育、互联网、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满足高校毕业生、灵活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现场还设置了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台,为广大求职和创业者讲解普及政府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以及就业见习和人才储备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只有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新城区通过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具体举措,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节水行动:节约用水守护生态底色 托起发展之舟

2025年,新城区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强化工业领域节水,加大城乡节水降耗、从严管控生态用水,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用节约之水托起发展之舟。

农业领域,组织开展2025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改造提升节水灌溉设施、严控灌溉用水系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业节水,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

工业领域,全面推行“以水定产”,监督企业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对园区、工业企业逐步实行用水预算管理,加快科技城片区再生水管网建设力度,扩大再生水置换覆盖面等。

圣水梁景区。

生态用水领域,持续落实以水定绿,综合地理因素,有序实施低密度造林育林。推广使用节水浇灌设施和保水剂等节水产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再生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序推进生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等。

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内外联动 扩大开放格局

合作是时代的旋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深化区域合作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持续推动京蒙合作扩面升级、持续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力打造重要旅游目的地是新城区实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的发力方向。

内蒙古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呼和浩特科技城“双城联动”优势,建立“北京研发、呼市应用”“北京研发、呼市制造”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推动内蒙古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与海淀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和海淀数据要素场景实验室达成合作,着力打造两地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区。依托京津冀国家创新中心,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实体化运行。

加大“京资”“京技”“京师”“京医”引进力度,成立北京一零一中学呼和浩特分校,深化北京名医工作室建设。

积极培育发展跨境电商,实现新城区跨境电商企业“破零”,探索在辖区内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鼓励本地外贸企业提质升级,不断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敕勒川星光里美好生活综合体。

全力支持文旅产业提档提升,推动公主府博物馆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敕勒川星光里申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力支持情景式演艺发展,认真谋划音乐节、演唱会和大型赛事,积极谋划“跨年夜”和冬季文体旅活动,全力推动青城荟文旅商综合体、工商银行旧址文旅街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护城河北街等特色街区,实施文旅消费市场促进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互游与推荐结合、平面与数字化结合等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地区文旅影响力和知名度。

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以文化铸魂 促进民族团结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就是要久久为功。2025年,新城区将从提升北疆文化“软实力”、加强北疆文化承载“硬基础”、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北疆文化宣传推广、以改革推进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

呼和浩特长城文化博物馆。

制作新城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积极参与长城文化研讨挖掘。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研究制定创作规划,依托“大青山北疆文化创作基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艺创作,打造一批重大文体活动品牌。

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

持续推进文博场馆建设,不断加深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探索成立文博场馆管理服务中心。打造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新亮点”,推动北疆文化耦合式嵌入各类文旅场景,配合做好在景区景点和节庆、展览、演艺和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嵌入北疆文化核心内容和元素标识。打造北疆文化青少年美育“新三艺”品牌,大力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广泛开展红色交响乐艺术鉴赏课进校园活动。

创新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继续加大“新城六景”宣传推荐力度,积极参与重点客源地宣传推介。开设“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专题专栏,围绕新城区历史遗迹、文博场馆、文旅项目等,制作推出系列短视频和图文图集,提升北疆文化影响力。

围绕大青山高山草原观光带、敕勒川城市景观草原带,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体娱乐业规上和重点监测市场主体数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郑学良

实习生:施少宇

新闻编辑:郭玉